鬱青拿著電話講著,焦灼地走來走去,不斷地扯自己頭發:“寧寧,你昨天跟我電話時,怎麼還不告訴我你……你接觸了患者,被隔離了?!不,不行,我不能讓你隔離在這裏……爸爸不會胡來——寧寧,我現在就去跟陳局長講,我全集團上下支持政府和醫療機構,防疫抗災,就隻有一個要求,你去爸爸集團下的另一醫院隔離!爸爸陪你!爸爸立刻籌備一個醫療隊伍專門——”
鬱寧馨望著窗外,神色平靜:“我不走。我不想離開這兒。爸爸,我很害怕,怕會感染怕會死……可是,這個地方,才是給過我最多勇氣和力量的地方。因為特別害怕,所以我……我不能離開這裏。”
一輛接一輛的救護車在門口停下,杏林分部的工作人員推監護儀器和輪床出來接,從救護車上,醫護人員抬病人下。
第一醫院手術室裏,林念初將初生嬰兒放入暖箱。
孩子哭聲洪亮。
秦少白完成了孕婦的關腹縫合,護士正在換上一袋血漿。
產婦睡容平靜,生命指征平穩。
秦少白回頭:“好家夥,我從來沒試過一個剖腹產輸2500的血。”
林念初:“可能反而因為這種血液置換,去除了引起dic的因素,她現在情況才能這麼好。”她轉向住院醫生,“立刻將這個病例報告通報其它醫院,也電傳g國,再次希望大家第一時間共享治療經驗。”
院長辦公室裏,淩遠抬頭看表,按動一台電話:“曲老師,現在兒科開始轉移病人了嗎?”
曲總護士長:“2小時前就開始了。”
淩遠愣了一下,幾步趕向窗口。
醫院主樓門口,林念初隨最後一個病人來到救護車前。
導醫護士將患者送上救護車。
林念初正要上車,又停住,她回頭,有些不舍地看向院長辦公室的窗口。
淩遠恰在此時打開了窗子。
她拿出手機,給他發短信:“一切放心。”
當這條短信發出去的同時,她收到他的短信:“一切小心。”
林念初抬起頭,向著那扇窗微笑。
杏林分部外,不斷有救護車將確診患者轉移至杏林。
全副隔離服裝的武警,拉著隔離帶,隔離防守了杏林分部。
街道上,完全沒有往日的熱鬧繁華,許多小店關了門,而尚且開著門的日用品店,人也少了許多,所有的電視都在播報新聞。
電視上新聞:“截至近日下午3點,據流行病所統計,自第一例病例至今6天內,本市共確診出血熱病例86例,死亡20例,隔離接觸者300人。省衛生廳宣布,已由衛生廳直接成立領導小組,統一指揮防疫救治,從物資和人力上全力支援一線。而且已經調集全國頂尖建築,設計、材料專家集合解放軍工程部隊的力量,在4天前破土動工建立專門醫院,將在3周後立刻投入使用。”
屏幕上出現陳局長:“請讓我代表新城市衛生局,感謝第一醫院一線工作人員及時發現,果斷處理,為後續的防治搶占了最寶貴的時機。可以負責地說,沒有第一醫院杏林分部在專門醫院完工收治病人之前作為專門救治中心的話,到專門醫院建成那一天,感染者會是5倍甚至10倍。”
院長辦公室,視頻會議進行中。
淩遠一邊聽,記錄,一邊忍不住連續地咳嗽,揉太陽穴。
他拿過水杯的工夫,視頻裏麵,疾病控製司司長正在語氣沉重地講:“今天有一個很不好的消息。我們又新確診了15例病例,而更讓人憂慮的是,這其中有4位是航空公司的空勤人員,2名是曾經乘坐他們所服務的航班的乘客。”
拿著水杯倒水的淩遠,聽見這一段時,迅速回頭。
疾控司長繼續講到:“這四位機組人員,在感染後的潛伏期內,至少曾經服務過4趟國際航班,我們一邊在電視台、電台反複廣播這幾個航班的航班號,希望乘客來醫院檢查,同時與航空公司聯係,將所有乘客名單拿到。”
淩遠皺眉,快步回來,帶上耳機,調好麥克道:“我們之前就曾擔心過在火車、飛機、長途車等小空間高密度的地方發現病例,長時間近距離包括飲料食物傳遞的接觸,如有感染源,極易傳播,而旅行者因目的地四麵八方,是病毒擴散的最好載體,我認為我們必須立刻采取果斷措施,請有關部門,甚至是警方的配合,最快速度把接觸者全部篩查出來,防止進一步的病毒擴散……”
淩遠發完言,舒了口氣,站起身,突然一陣暈眩,跌坐回椅子,他不由得用手背試自己額頭、脖子的溫度,突然,他僵住,呼吸有些急促,手指略顫抖地,登陸新聞網站,查詢航班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