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某手術中心,淩遠走進換衣間,打開櫃子,先是從衣物中拿出那枚林念初送的和田玉掛墜,掛在脖子上,臉上不自覺地帶了笑容,接著拿出手機,先打給林念初:“吃早飯沒有?不許湊合……我剛做完手術……聽沒聽你和金副院長給我的留言?出了什麼事?”
第一醫院兒科急診,兒科急診門口,設立了臨時的分診台,二名醫生、一名護士台前坐診,擺放著簡單的體溫表,病曆本,旁邊立了半門高的告示牌,告示牌邊一名實習學生解釋情況。
護士、醫生與學生都穿了隔離衣、護鏡、雙層口罩。
分診台處,一護士輪流為樓道裏的患兒量體溫,每量完一個,記錄,將體溫計丟入消毒回收桶,換新的一隻給下一個兒童;一醫生快速地檢查患兒眼底,和全身皮膚、關節,另一醫生問患兒家屬病史,記錄:“最近3周內,除了家、幼兒園,還曾經去過哪裏?有在外就餐?”
第一醫院會議室裏,金副院長、傳染科主任、腎內科主任、林念初、李睿及一位新城流行病所官員在會議室內。
林念初:“目前我們已經接診了10位患者,5個4-6歲幼兒,其中3個來自同一幼兒園;5個成年患者,其中4個是患兒家長,另1個成年患者與其他患者無接觸曆史。現在症狀較輕的三位,轉往傳染病院。”她停了一停,眉頭深皺,神色憂慮,“我們很快會超過接診極限。防護設備也儲備有限,因為這個情況,消毒的程序比以往嚴格複雜,體溫計等器材輪得很吃力,一次性墊紙、手套,也需要加強供應。”
李睿:“根據傳染病專家建議,咱們需要開設一個從接診、分診、搶救、重症、手術,恢複各環節的通道,這個通道跟其他普通患者需要完全隔離開。”
金副院長:“以咱們醫院現在的條件,很難啊。咱們是綜合醫院,門、急診設計以方便多科合作急救為優先考慮,跟傳染病院原則不同。”
李睿沉吟:“最好能有一個獨立的樓,專門作為疑似和確診病例的診斷治療隔離用……但是現在行政樓的空間不夠,設計上也無法滿足重症、手術等要求,外科大樓、婦兒住院樓都是100%的滿負荷,所住的重症患者無法轉移出院。”
美國休斯頓機場,淩遠與機場人員交涉,解釋情況,前台的服務人員不斷搖頭之後,淩遠打電話,一位主管模樣的機場服務人員出來,再跟淩遠交涉,終於,二人握手,淩遠將行李check in,出關,一路狂趕,在關閉機艙之前5分鍾登機。淩遠坐下,鬆了口氣,略做休息之後,飛機開始滑行,升空,淩遠抓緊這段時間閉目養神。到得可以打開電腦時候,他立刻打開了電腦的文檔,自此目光就再也沒有離開電腦屏幕。
乘務艙,空中小姐正在給乘客準備飲料,她不斷咳嗽,神色有些萎頓。
旁邊另一年紀稍長的空姐擔心地道:“小雲,飛了非洲那趟你就感冒,又攤上咱們組一下倆人產假,人手不夠。你堅持完這趟,就休息了吧。”
小雲咳嗽著說:“謝謝李姐。”
她說罷,開始為乘客送飲料。
淩遠打開著筆記本電腦專心查閱,接過小雲遞過來的茶水喝,並沒有抬頭。
第一醫院副院長辦公室裏,金副院長正在講電話:“張科長,到現在,流行病所收到各醫院報告的情況如何?”
流病所官員:“我們在過去的10小時內,共接到第一醫院、第二醫院、第三醫院、兒童醫院和傳染病院報告的20例出血熱病例,其中5例已經死亡,10例發生dic或髒器衰竭,我們已經上報國家疾病管理局,申請實行傳染病流行狀態的應急製度;同時,我們剛接到信息,非洲g國目前爆發致死性出血熱,據報道已經發現多例旅遊者感染,之前因當地醫療衛生條件局限,沒有及時發現、上報,很可能已經造成疫源擴散,全球範圍的大流行。目前,因為病毒分析結果尚未出來,還不能確定我們本地發現的病例和非洲國家的傳染病爆發兩者之間的聯係,但是我們已經高度重視,上報中央……”
第一醫院樓道。
從搶救室到手術室,全套隔離服裝的王東、朱建華和兩名護士小跑著推送輪床往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