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閨秀文學形成的文壇風景線(3)(2 / 3)

對女性人生和複雜性格的刻畫,使蕭麗紅在傳統生活的書寫中見出了人性發掘的力度。《桂花巷》中的女主人公高剔紅,是一個值得深思的人物形象。小說以19世紀末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台南沿海漁村為背景,寫活了漁家女子高剔紅一生維係桂花巷、苦難與幸福相隨、普通又不尋常的命運。光緒14年間出生於台南北門嶼桂花巷的高剔紅,家世雖然貧窮,卻因生就的一雙柳葉眉,讓她顧盼生姿;一雙柔軟漂亮的巧手,讓她成為6近聞名的繡娘;也因為一雙苦苦纏出的誘人小腳,成為傳統社會裏的女子典範。但由於她是民間忌諱的斷掌紋,不幸又陪伴了她的一生。剔紅5歲那年,父親去世;5年以後,母親散手人寰;16歲那年,惟一的弟弟又出海遇難。她與漁家小夥子秦江海互生愛慕之時,正是石林港桂花巷的大戶辛家差人說媒之際。過怕了窮日子的剔紅,最終嫁給了富家子弟辛瑞雨。在夫妻恩愛和使奴差婢的富貴生活中,剔紅生下了兒子惠池,卻不料丈夫突然暴病身亡。在日後漫長的守寡生活中,物質生活的富有和感情世界的缺失,傳統倫理道德的禁錮和生命欲望潛流的湧動,家族背景的龐大和孤兒寡母的弱小,使這個曾經聰敏美麗、精明幹練的女子,麵臨著如何守住家、守住自己的獨立征戰,她的性格也在周遭環境與自我人性的雙重壓抑下,產生了分裂與變異,逐漸成為一個恩威並施、冷酷專橫的狠辣角色。

一方麵,她可以無情地辭退稍有怠慢的奴婢,嚴厲地管教偶然挑食的兒子惠池,以自己的意誌決定周遭人物的命運,儼然成為辛府的主宰。在往後,她為日本留學歸來的兒子物色了新營大戶沈家之女沈碧樓,但她對兒子在精神上的強烈占有欲,她年紀輕輕守寡而導致的人生落寞感,使她不能容忍碧樓過一種幸福美滿的生活。所以剔紅對碧樓,極盡折磨摧殘之能事,並威逼兒子休妻;那份笑裏藏刀的冷酷,百般挑剔的刻毒,把一個在傳統禁錮中發生人性畸變的老年婦女心態刻畫得入木三分,令人想起張愛玲《金鎖記》中,那個親手扼殺了兒子與女兒幸福的曹七巧。

另一方麵,作為一個充溢著生命活力的女子,剔紅無法抵擋來自人性欲望和情感記憶的力量,辛家長輩允諾她的吸食鴉片,也不能完全麻木她的生命。所以,她與戲子海芙蓉有過暖昧關係,與酷似當年戀人秦江海的卷煙小夥子楊春樹有了一夜歡情和私生女。她幾十年來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思念秦江海,但傳統道德規範的約束,讓她隻能獨守空房徒然悲切;而這種被壓抑被扭曲的人性渴求,往往以畸變的方式投射到剔紅對他人特別是對女性的摧殘上。小說結尾,風燭殘年的高剔紅重返北門嶼桂花巷的時候,為自己的一生感慨萬千。她享盡人生富貴,也嚐夠了那種有錢無人苦心苦肝的滋味。總之,對於高剔紅這一形象而言,“探春的敏,黛玉的情,晴雯的癡,熙鳳的毒,她都兼而有之,另外援鴛鴦的俏皮,芳官的伶俐,平兒、紫娟和麝月的靈巧,甚至紅玉、墜兒的小好小巧小壞,都可以在剔紅身上找著。”正由於剔紅是一個血肉豐滿的、立體的、多重性的典型,所以你愛她也不是,恨她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