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說是唐玄宗時的宰相,既有智謀,又有政績,很得唐玄宗的信任,他也因此恃寵而驕,傲慢無禮,目中無人,朝中百官奏事,凡有不合他意的,他便當麵斥責,甚至加以辱罵。他不喜歡禦史中丞宇文融,凡是宇文融有什麼建議,他都加以反駁。中書舍人張九齡對他說:“宇文融很得陛下恩寵,又有口才、心計,不能不加以提防!”張說輕蔑地說:“鼠輩,能有什麼作為?”
偏偏張說自己也不是無懈可擊的人,他貪財受賄,終於被宇文融抓住了把柄,向皇帝奏了他一本,朝廷派人一查,還真是那麼回事。這一來張說神氣不起來了,嚇得在家待罪。當唐玄宗派宦官高力士去看望他時,他蓬頭垢麵,坐在一塊草墊子上,一隻粗劣的瓦罐中,盛的是鹽水拌的雜糧,算是他的飯食,等待著朝廷給他的處分。唐玄宗知道了這個情況,倒頗為同情他,想起他畢竟是有功之臣,便隻撤掉了他的宰相職務,並沒有另加懲處。
一個大臣恩寵正隆時,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常常表現為三種形式:對君上越發恭順,以保其寵;對同僚排斥傾軋,以防爭寵;對下屬盛氣淩人,以顯其寵。這其實是一種很不明智的做法,這樣一來勢必樹敵太多,使自己陷於孤立。這種人又常常隻是將職位相同、權勢相等的人視做對手,小心加以防範,而對職位比自己低的人往往不大放在眼裏,如張說所說的那樣,“鼠輩,何能力!”這更是一種缺乏原則的做法,殊不知過了河的小卒還能置老將於死地,下屬們造起反來往往最能擊中要害。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一位權勢者都有自己薄弱的環節,不要因為一時的得勢而忘乎所以,以為自己是一尊打不倒的金剛。
要做到不傲慢需要注意做到以下兩點:一是認識自己;二是平等待人。大凡傲慢的人要麼自以為有知識而清高,要麼自以為有本事而自大,要麼自以為有錢財而不可一世,要麼自以為有權勢而壓人。殊不知,山外有山,樓外有樓,還有能人在前頭。人貴有自知之明,古今中外成大事業者,都是虛懷若穀,好學不倦,從不傲慢的人。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其晚年的文學造詣可以說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但他從不恃才傲世,仍一遍遍地修改自己的文章。他的夫人怕他累壞了身體,勸他說:“何必這樣自討苦吃?又不是小兒學書,難道還怕先生生氣嗎?”歐陽修回答說:“不是怕先生生氣,而是怕後生笑話!”虛心自知,才是醫治傲慢的一劑良藥。
與人交往一定要做到平等待人。平等待人不僅是文明禮貌的行為,也是人品修養的天平。平等待人是針對傲慢無理而言的。它要求人們在社會交往中,不管彼此之間的社會地位和生活條件有多大的差別,都一視同仁,待人要切忌“勢利眼”。古人言“不諂上而慢下,不厭故而敬新”,就是告訴我們待人時不應用卑賤的態度去巴結逢迎有權勢、有錢財的人,而怠慢經濟條件較差、社會地位不高的人。人本無高低貴賤之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人格作為人的一種意識和心理深深地附在人的精神領域中,並時時加以維護。人格的基本要求是不受歧視,不被侮辱,即要求平等。
如果你不願意遭到別人的反感、疏遠,那麼就要在做人上多下點工夫,切勿傲慢無禮和過分強調自我,要注意加強品德修養,謹防傲慢無禮,那麼你的人際關係就會變得更和諧,你的生活也會更幸福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