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一顆謙卑的心
一天,蘇格拉底和弟子們聚在一起聊天。一位家裏相當富裕的學生,趾高氣揚地向所有的同學炫耀:“我家在雅典附近擁有一望無際的肥沃土地……”
當他口若懸河大肆吹噓的時候,一直在他身旁的蘇格拉底不動聲色地拿出了一張世界地圖,然後說:“麻煩你指給我看看,亞細亞在哪裏?”
“這一大片全是。”這個學生指著地圖洋洋得意地回答。
“很好!那麼,希臘在哪裏?”蘇格拉底又問。
學生好不容易才在地圖上將希臘找出來,因為和亞細亞相比,希臘簡直是太小了。
“雅典在哪兒?”蘇格拉底又問。
“雅典,這就更小了,好像是在這兒。”學生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小圓點”說。
最後,蘇格拉底看著這個學生說:“現在,請你再指給我看看,你家那塊一望無際的肥沃土地在哪裏?”
學生急得滿頭大汗,可還是找不到。他家那塊一望無際的肥沃土地在地圖上連個影子也沒有。這個學生很尷尬又很覺悟地回答到:“對不起,我找不到!”
從此,這個學生再也沒有在同學麵前炫耀過家裏的富有。
任何人所擁有的一切,與“有大美而不言”的天地相比,與浩瀚無際的宇宙相比,都猶如滄海一粟,實在是微不足道。從曆史的長河來看,不管我們擁有什麼、擁有多少、擁有多久,都隻不過是擁有極其渺小的瞬間。人譽我謙,又增一美;自誇自敗,又增一毀。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保持一顆謙卑的心。
謙卑是一種姿態,更是人生中一種至高的境界。如果認識到人在自然環境中是一員而非一霸,認識到自己在知識的疆域中的位置,認識到氣象藹然是別人最喜歡的一張名片,我們就會選擇謙卑。
謙卑的人是成熟的,他們找準了自己的位置。一個人在時代、事業與家庭中都有一個最合適的位置。聰明的人最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裏,坐下來,像觀賞電影一樣展開自己的人生。而另一些人,終生都在找位置,而無暇坐下來做應做的事情。無論在什麼樣的際遇裏,你隻要謙卑,生活的位置就會向你顯示出來。
謙卑是一種睿智。許多人對牛頓晚年的一段話不解。他說,在科學麵前,我隻是一個在岸邊揀石子的小孩。這並非偽遜,實為感歎。牛頓窮畢生之力,終於看到了宇宙的浩瀚無際,也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愛因斯坦正是發現了牛頓古典力學在特定情形下的謬誤後,才開創了相對論。這一點,牛頓即使活著也不會驚訝,因為他從不為創立了足稱不朽的定律而狂妄。所有稱得上大師的人,他們的創造力使他們謙卑。如果在乞丐麵前不夠謙卑,證明他是一個有錢人;如果在世界的壯美麵前仍不謙卑,則證明他是愚人。
謙卑是一種美。諂媚、奴顏、趨炎附勢種種惡行與謙卑無關。謙卑是虛懷若穀所顯示的平靜,是洞悉人心之後的安然,是進退裕如的衝和。謙卑不是讓你向勢高一頭的人畏縮,它是心智的清明,在天地大美麵前豁然醒悟之後的喜悅。謙卑使人煥發出美,不光彬彬有禮,也不光以笑顏悅人,它是一個人在曆經滄海之後才有的一種親切,大善盈胸之際的一份寬厚,物欲淘淨之餘呈現的一顆赤子之心。這種姿態超凡脫俗,使人心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