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郭富城又回到香港發展,此時再也沒有任何一個導演敢小看他了,都爭相邀請其拍影視劇、出唱片,1992年在香港推出了粵語專輯《請把我的情感帶回家》,形成搶購熱潮,在勇奪四白金銷量後,更以迷人的舞姿、俊俏的形象、健碩的身型與清新的歌聲漸漸深入人心,進而人氣急升,迅速竄紅,與張學友、劉德華、黎明一同被香港媒體封為“四大天王”,之後更是得到了“亞洲舞王”的美譽。此時的郭富城在演藝事業上的發展是如日中天,在其後的多年裏也是一帆風順,成為影視圈內的一代風雲人物。
郭富城的成功,就在於他在最關鍵的時刻敢於放棄。他在失意落魄的時候,沒有像其他一些小演員那樣隻知道死死地堅持,而是恰當地運用了“急轉掉頭”的方法,看似“山重水複疑無路”,實則“柳暗花明又一村”。他更換了一個地方,更換了一種方法,更換了一種態度,使自己從“小演員”華麗地轉身為“大明星”,而當初和他在同一隊伍裏的“無名之輩”,也許至今還不知道路在何方。
有舍才有得
人們常說:“有舍才有得。”舍棄是一種深遠的謀略,是一種寬柔的智慧。生命如舟,載不動太多的物欲和虛榮。要想使之在抵達理想的彼岸的過程中不在中途擱淺或沉沒,就隻能輕載,隻取需要的東西,把那些可放下的東西果斷地拋棄。
在印度熱帶叢林裏,人們用一種奇特的狩獵方式捕捉猴子——在一個固定的小木盒子裏麵裝上猴子愛吃的堅果,盒上開一個小口,剛好夠猴子的前爪伸進去。猴子一旦抓住堅果,爪子就抽不出來了。人們常常用這種方式捉到猴子,因為猴子有一種習性:不肯放下已經到手的東西。
我們一定會嘲笑猴子很愚蠢,鬆開爪子不就溜之大吉了嗎?但想想我們自己,看看身邊的一些人,也許你會發現,人也會犯猴子那樣的錯誤。
因為放不下名利,有的人終日東奔西走,在忙碌中消耗著大好年華;因為放不下財富,有的人成天費盡心機,利用各種機會想撈一把,結果卻是作繭自縛;因為放不下對權力的欲望,有的人熱衷於溜須拍馬、行賄受賄,一旦事情敗露,後悔莫及……
盡管人生奮鬥不止的目的是獲得,但有些東西卻是不能不舍棄的,比如功名、利祿、美色……不過,舍棄並不是悲觀失望的退卻,而是“揚棄”,保留那些值得擁有的部分,拋棄那些多餘的、沒必要的部分。
瓊斯到一家餐館應聘鍾點工。老板問:“在人群密集的餐廳裏,如果你發現手上的托盤不穩,即將跌落,這時該怎麼辦?”
許多應聘者都答非所問。瓊斯不慌不忙地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盡全力把托盤倒向自己。”最後,瓊斯被聘用了。
瓊斯果斷地把即將傾倒的托盤倒向自己,這樣就保證了顧客的利益。所以說,在某個特定的時刻,隻有敢於舍棄,才有機會獲取更長遠的利益。即使遭受難以避免的挫折,也要選擇最佳的失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