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成就事業延續不凡(3)(2 / 3)

不是每一次改變都能帶來成功的結果,但每一次成功都是改變的結果。成功往往需要孤注一擲的勇氣,有勇氣的人才能享受成功的光榮。

1965年,美國波音公司準備斥巨資研製波音747寬體客機。在決策會上,一位董事說:“一旦發現情況不妙,我們還可以放棄這項計劃。”董事長威廉·艾倫強硬地說:“放棄?如果波音公司說我們將製造這種飛機,那麼我們就得製造這種飛機,哪怕把整個公司的資金都耗盡。”研製過程中,一位來訪者問艾倫:“如果這架飛機研製出來根本不符合科學要求,它一升空,你該怎麼辦呢?”艾倫沉思了一會,幽默地說:“我寧願談點兒令人高興的事,比如發生一場核戰爭。”

艾倫的話意味深長:自己投入幾乎全部財力研製的飛機剛起飛就墜毀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它的幾率就像發生核戰爭。難道因為有發生核戰爭的可能而終日生活在恐懼中嗎?不為可能的風險而恐懼,正是成功人士挑戰風險的秘訣。

有一位哈佛大學的校長,在他的牆壁上掛著一塊金屬板,上麵畫了一隻烏龜,旁邊寫著:“注意這隻烏龜,它隻有把脖子伸出來才能前進。”毫無疑問,烏龜伸出脖子是一種冒險行為,縮在它那堅硬的殼裏才是最安全的。可是,天天縮著頭雖然安全,卻不能前進,不能出去覓食,最後隻有死路一條。

在我們的人生路上,總要經曆無數的選擇,在每一個決定人生去向的轉折點,都有著很大的風險。雖然眼前可能有幾條路,可選擇哪一條都是一種冒險,一種嚐試。如果選擇原地不動,就等於放棄,等於失敗。隻有走出去,才會有收獲,才會進步。上學的時候我們要選擇賴以生存的專業,也許數年後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工作時要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盡管還看不到前途;成年了要選擇自己相伴終生的伴侶,雖然我們不能保證會相伴一生,但我們卻不會因此不結婚……生活,要前進,就要選擇,就必然要冒各種各樣的風險。

世界上有許多無法預知的東西,充滿了風險和不確定性,有些風險一旦成為現實,足以導致生命的喪失。例如,乘車不是可能發生交通事故嗎?遊泳不是可能發生溺水事故嗎?即使待在家裏,屋頂也不是沒有塌下來的可能。我們想贏得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就不得不進行必要的投入,有時包括要有很大的勇氣去冒險,但放手一搏並不意味讓你一個勁地蠻幹,而是要在拚搏的同時,知道如何趨利避害,以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利益,這是個技巧問題。

追求自己的人生夢想

擁有自己的事業是每個人的夢想,也是不斷追求的目標,因為成功的事業能給自己帶來榮譽、金錢等更多的精神和物質享受。

邁克爾·布隆伯格擁有彭博資訊公司,這是一家僅次於英國路透社的全球第二大信息公司,擁有8000名雇員,年收入24億美元,在全世界擁有82個辦事處。2004年,他擁有個人資產49億美元,在《福布斯》雜誌收入的“世界100位大富翁排行榜”排名第87位。可是你知道這樣一位富翁是怎樣起步的嗎?

1942年2月,邁克爾·布隆伯格出生在波士頓郊區梅德福的一個普通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家牛奶場的簿記員。布隆伯格從小在數學發明方麵表現出一定的天賦,而且他對信息與技術也有很強的好奇心,在周末時,他經常到當地科技館去聽報告。布隆伯格中學畢業後,考上了霍普金斯大學,在學校主攻電氣工程學和物理學。1964年,他獲得了霍普金斯大學工程學士學位。後來,他又考入哈佛大學商學院學習,在哈佛拿到MBA後,24歲的布隆伯格就在華爾街一家著名的公司——所羅門兄弟公司裏接受了一份很低級的差事。

剛進公司的時候,布隆伯格還隻是一名普通的交易員,但是他對華爾街上信息儲存的傳統方式感到很疑惑,所有的交易所員工為什麼隻能用手工方式將交易情況登記在分類賬目上,為什麼不用計算機來收集和分析股票數據呢?雖然他有這種想法,但是他所能做的就是幹好自己手頭的工作。由於他工作出色,在1972年,年僅31歲的布隆伯格就被提升為主管助理。1981年,他所在的所羅門兄弟公司被菲布羅公司收購,39歲的布隆伯格在公司高層改組中被掃地出門,無奈之下,他隻好拿著遣散費回家。

雖然被解雇了,但是他並沒有消沉,他覺得自己幹事業的機會來了。一個月後,他拿出幾十萬美元,成立了一間隻有10平方米辦公室和6個人的“布隆伯格財經市場公司”。布隆伯格想通過自己的公司為基金經理們提供股票實時的信息和分析結果,給他們的決策提供參考,為金融公司提供谘詢。公司成立後,他開始在華爾街尋找客戶。布隆伯格所接到的第一個生意就是為美國美林證券公司的交易員設計和裝備實時分析係統的終端。他花費了很大的力量才和美林公司簽下向他們出售20個終端的合同,在6個月的時間裏,布隆伯格就拿出了樣機,並且為美林公司安裝好了這20台數據終端,就這樣他得到了第一桶金。由此開始,當時還很不起眼的小公司,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發展後,它的終端訂戶在全球已經達到165萬個,而每個用戶每月的租金就是1300美元,僅這一項公司月收入就達上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