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瓦勃童年時代家境異常艱苦,家中一貧如洗,所以,他隻受過很短時間的學校教育。齊瓦勃從15歲開始,就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山村裏做馬夫。兩年之後,他又獲得了另外一個工作機會,周薪為25美元。但他仍然無時無刻不在留心其他的工作機會,果然他遇到了一個新的機會,他應某位工程師之邀,去卡耐基鋼鐵公司的一個建築工廠工作,工資由原來的周薪25美元變為日薪1美元。做了一段時間後,他就升任技師,接著一步一步升到了總工程師的職位上。齊瓦勃25歲時,他已經晉升到那家房屋建築公司的經理了。五年之後,齊瓦勃開始出任卡耐基鋼鐵公司總經理。到39歲時,齊瓦勃接過了全美鋼鐵公司的權柄,出任總經理。如今,他是貝茲裏罕鋼鐵公司的總經理。
齊瓦勃隻要獲得一個職位,就決心要做所有同事中最優秀的人。他不像某些人那樣脫離現實地胡思亂想。有些人經常會不守公司的紀律,常常抱怨公司的待遇,甚至於寧願在街頭流浪,靜待所謂的良機,也不願刻苦努力。齊瓦勃深知,隻要一個人有決心,肯努力,不畏難,必定可以成為成功者。在今天的年輕人看來,齊瓦勃先生一生的奮鬥與成功的故事,簡直是一個情節曲折的傳奇,但更是一個對人教益極大的典範。從他一生的成功史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人生是靠自己規劃和設計的。積極的心態培植出積極的人生,而消極的思想,往往產生出消極的人生。
這實際上牽涉到人生的定位戰略,也就是對自己的未來如何進行設計和規劃。這不但使我們的行動有依據,人生有意義,而且還能激勵我們的鬥誌,開發我們的潛能。
也許有人不以為然,誰不願意把自己的人生規劃得富麗堂皇,設計得五彩繽紛?難道有什麼樣的規劃就會有什麼樣的現實嗎?有什麼樣的設計就會有什麼樣的大樓嗎?當然,把規劃變成現實,把設計變成實物,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項相當複雜,相當龐大的工程。想什麼就有什麼,那隻存在於童話之中。但是,值得我們重視的是,就像正確的規劃是建造高樓的基礎一樣,合理的人生設計,也是實現人生理想的前提。在相當多的時候,人生的道路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人生的藍圖是我們自己設計的,人生的大廈是我們自己建造的。有些人渾渾噩噩地生活,迷迷糊糊地存在,得過且過,隨波逐流,這種人注定是永遠不會有所成就的;而如果我們積極進取,勇於開拓,則完全能創造出一個充滿活力、充滿朝氣的人生。
20世紀的一項重大發現,就是認識到思想能夠控製行動。你怎樣思考,你就會怎樣去行動。你要是對自己的人生有著美好的設計,你便會發揮自己的一切才能去落實這種設計,使自己的一切行動、情感、個性、才智與自己人生的設計相吻合,對於一些與自己的設計相衝突、相矛盾的東西,你會竭盡全力去克服、消除,對於有助於實現人生設計的東西,你會竭盡全力地去扶植、擴大,這樣,經過長期的努力和調節,你便會把你的設計變成現實。相反,如果你對自己的人生沒有要求,沒有規劃,沒有恰當的設計,心無大誌,不思進取,雖然你有成功的欲望,但你不知道從何下手,不知道往哪個方向努力,東一榔頭西一錘子,最終自然是一事無成。尤其是一遇到少許挫折,便會偃旗息鼓,將成功的欲望淡化或壓抑下去,永遠不可能有所成就。
因此,我們要在人生的前方設定一個目標,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一番規劃和設計,並且不僅把這個目標和設計當做是一個理想,同時也把它當做一個約束。就像跳高,隻有設定一個高度目標,才能跳出好成績來。
非常遺憾的是,大多數人缺乏對自己人生的設計,因此他們所度過的一生也是無意義、無目標的一生。他們隻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打發光陰,除了一天老似一天外,別的什麼變化也看不到,隻會麵對別人的成功而感到迷惘和焦躁。
人像一條船,目標是船舵,在人生的海洋中,大約有95%的船是無舵船。他們總是漫無目的地漂泊,麵對風浪海潮的起伏變化,他們束手無策,隻有聽其擺布,任其漂流。結果他們要麼觸岩,要麼撞礁,最終以沉沒而告終。
但還有5%左右的人,他們有方向、有目標,又研究了最佳航線,同時學習了航海技巧。這些船從此岸到彼岸,從此港到彼港,有計劃地行進。那些無舵船一輩子航行的距離,他們隻用兩三年就達到了。他們像現實中的船長一樣,既熟知下一個停泊或通過的港口,也深知航船的目的地。即使航行的目的地暫不明確(譬如探險航行),也能清楚地知道目標的特性、目的地上應有什麼和現在航行在什麼水域。如果出現狂風巨浪,或者其他意想不到的天災人禍,他們也不會慌張。因為他們知道,隻要把應做和能做的都做到,那麼抵達目的地就是確定無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