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勿阿諛奉承。隻懂奉迎上司完全沒把同事放在眼裏,苛待同事下屬的人,無疑是在到處給自己樹敵。
(7)勿太嚴厲。也許你態度嚴厲的目的隻為把工作做好,然而在別人眼裏,卻是刻薄的表現。你平日連招呼也不跟同事打一個,跟同事間的唯一接觸就是開會或交代工作,試問這樣的你又怎麼能得人心呢?
2與同事共享榮耀
哪怕就是你單槍匹馬,靠一己之力拚搏得來的榮耀也不要占為己有。讓那些屬於同一部門,曾經協助過你的同事一起來分享這份榮耀吧!
別擔心你所扮演的角色會被人遺忘,因為你的所作所為在上司眼中早已被看得清清楚楚,如果自己一味賣弄、誇耀,反而會落得邀功之嫌,當然,同時也會覺得十分無趣。
相反,如果大大方方地和同事分享功勞,一方麵可以做個順水人情,另一方麵上司也會認為你很懂得搞好人際關係,而給你更高的評價。
3避免談論有爭議的話題
同事之間,一般不會有多大的仇怨,即使有矛盾,有爭論也純屬正常,完全沒必要爭個臉紅脖子粗,吵個徹底,撕破臉皮。脾氣人人都有,卻並非人人都去胡亂發,這不僅是個修養的問題,甚至還是個智商高低的問題。聰明的人不僅深知發脾氣是最愚蠢的解決問題方式,而且可以根據一個人在什麼情況下發脾氣的情形來測定這個人的肚量和成就究竟有多大。綿裏藏針、以柔克剛往往是他們既避免爭吵,又達到目的的典型策略。
富蘭克林是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他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威望甚至超過華盛頓。至今美國人民仍認為他是美國曆史上最能幹、最和善、最圓滑的政治家、外交家。談到如何控製脾氣,以柔克剛,富蘭克林是這樣表白的:
“我為自己立下了一條規矩,決不正麵反對別人的意見,也不準自己太武斷。我甚至不準自己在文字或語言上措辭太肯定。我不說‘當然’、‘無疑’等,而改用‘我想’、‘我假設’或‘我想象’一件事該這樣或那樣;或者‘目前在我看來是如此’。當別人陳述一件我不以為然的事時,我決不立刻駁斥他,或立即指出他的錯誤。我會在回答的時候,表示在某些條件和情況下,他的意見沒有錯,但在目前這件事上,看來好像稍有不同等等。我很快就領會到改變態度的收獲,凡是我參與的談話,氣氛都融洽得多了。我以謙虛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意見,不但容易被接受,而且減少一些衝突;我發現自己有錯時,也沒有什麼難堪的場麵,而我碰巧是對的時候,更能使對方不固執己見而讚同我。”
“我一開始采用這套方法時,確實覺得和我的本性相衝突,但久而久之就愈變愈容易,成為我的習慣了。也許50年以來,沒有人聽我講過些什麼太武斷的話。在正直品性支持下的這個習慣,是我在提出新法案或修改舊條文時,能得到同胞重視,並且在成為民眾協會的一員後,能具有相當影響力的重要原因。因為我並不善於辭令,更談不上雄辯,遣詞用字也很遲疑,還會說錯話;但一般說來,我的意見還是得到了廣泛的支持了。”
但是,避免爭吵不等於放棄辯護。被同事批評或指責,雖然應該誠懇而虛心地聽取,但並不是說你一定要忍氣吞聲,不管他說得對不對都要一股腦接受,必要時要大膽辯護,據理力爭。
幽默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
幽默在人際關係中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世界幽默大師蕭伯納有一次在街上被一個騎自行車的人撞倒了,肇事者嚇得六神無主,驚慌之中連忙向蕭翁道歉,然而蕭翁卻對他說:“先生,你比我更不幸,要是你再加勁兒,那就可作為撞死蕭伯納的好漢而永遠名垂史冊啦!”一句話使緊張的氣氛變得輕鬆起來。幽默,是社交場合裏不可缺少的潤滑劑,可以使人與人的交往更順利、更自然、更融洽。
幽默是家庭生活的調味品。在公眾場合和家庭裏,當發現一種不調和的或對一方不利現象時,超然灑脫的幽默態度往往可以使窘迫尷尬的場麵在笑語歡聲中消失。夫妻間的幽默還有特殊的功能:在一方心情惡劣或雙方發生衝突時,刺激性的語言無疑是火上加油;就是喋喋不休地規勸,也會事倍功半。而此時一個得體的小幽默,卻常常能使其轉怒為喜、破涕為笑。
幽默往往是有知識、有修養的表現,是一種智慧的體現,是一種高雅的風度。大凡善於幽默者,大多也是知識淵博、辯才傑出、思維敏捷的人。他們非常注意有趣的事物,懂得開玩笑的場合,善於因人、因事不同而開不同的玩笑,能令人耳目一新。
一個人要想培養幽默感,就離不開一定的文化知識、思想修養,多學習那些詼諧、風趣的人開玩笑的方式、方法。至於那些性格比較內向、做事過於認真呆板的人,要學會欣賞別人的幽默,在社交過程中盡量讓自己輕鬆、灑脫、活潑,想辦法將話說得機智、委婉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