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情是血濃於水的淡定
不要讓豐富的物質生活衝淡了濃鬱的親情,因為親情才是無可替代的最珍貴的財富。
上個世紀末,一位二戰士兵在太平洋的一座孤島上被人發現,他在島上生活了五十三年。五十三年前,他的戰艦被日本戰艦擊沉,他隻身一人遊到這個孤島上,開始了“原始人”的生活。回國後的老兵已經喪失了語言能力。他帶回來的東西隻有一張發黃的照片,照片上有他的妻子和女兒。他唯一能說的幾個單詞就是女兒和妻子的名字。五十三年的原始生活,應該有許多次死亡危險,但是那張照片卻讓他沒有死去。這就是親情的力量。
單位分了一套新房,王剛一家三口歡天喜地搬了進去,留下老母一人仍孤零零地呆在舊房裏。
也曾想與老母一同搬進新房,可妻子早就與老母鬧矛盾,兒子也不願與嘮叨的奶奶在一起,隻好作罷,哄她說今後每星期一定來看她。
王剛一家的心情隨著新房明快起來,生活充滿了歡歌笑語,記憶中的老房子漸漸生疏模糊起來,也懶得再去走動。
一天,王剛從外地出差回來,妻子告訴他說家裏經常有莫名其妙的電話打來,剛一接對方馬上就掛斷了,感到十分奇怪。他說如今城裏有些青年閑得無聊,專愛聽女人聲音尋求刺激,騷擾別人,你莫管他。可不久王剛也接連不斷接到此類電話,有時夜深人靜伏案寫作,電話鈴響了,剛一聲“喂”,對方頓了頓,馬上就掛斷了,弄得他靈感頓失,有時忍不住一通臭罵。
一個星期天,一家人忙著準備晚飯,王剛備好錢正準備下樓買醬油,電話鈴又響了,頓了一下便掛斷,他十分惱火,說明天一定上電話局申請來電顯示或防惡意呼叫功能,看到底是何人搗亂,告他個騷擾罪。氣呼呼下樓時他突然見樓梯底下一黑影猛一閃急欲出去,吃了一驚,可一見那人步履蹣跚,便喊一聲“站住”,斷住來人去路。再一看,我驚呆了:啊,是母親!
母親一見王剛,趕緊低下頭,說對不起,不該打此電話騷擾你們,讓你下樓看我。王剛更奇怪了,問母親難道這些電話都是你打的?母親頭更低了,說:有時想你們想得太厲害,可又不敢常來看你們,隻好打個電話聽聽你們的聲音,心裏就踏實多了。又說偶爾幾天家裏電話沒人接,就擔心得很,想是不是家裏出了事,也不來通知我一聲。有時聽出你很晚仍在讀書寫字,真想勸你多保重身體,可你總嫌我囉唆,隻好悶在心裏。每個星期天,我都乘車到你家樓下,聽到一家三口歡聲笑語,心裏真比蜜還甜。
王剛一下子什麼都明白了,霎時淚水模糊了他的雙眼。母親怔怔地看著他,兩行淚也不自主地落了下來。王剛緊緊拉住母親那布滿老繭的手,倆人哆嗦著一步步上樓,直到邁進那溫暖的家裏,仍不願意分開。
人生感悟
無論何時,親人永遠是親人,做人不能忘了父母的恩情,要體會父母的一片苦心。
★ 誠實是無愧於心的淡定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用晶瑩剔透的心靈和高尚的道德修養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去愛孩子,即使他們永遠不再回來。
一個可愛的孩子死了,是溺水死的,他出門的時候要去同學家複習功課,誰知他出門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將孩子打撈上來後,發現他緊緊抓住另一個一起溺死的同學的手,他的父親用很大的勁兒也無法將他們分開。
記者來了,注意到了這個細節,認為孩子是為救同學才死的,因為他拉著同學的手。第二天報紙刊出了這則新聞,全縣的人都知道這個可敬的小男孩的名字,不久,學校授予他“優秀少先隊員”的稱號。許多人自發去男孩家中慰問,送去他們的心意。
這對於男孩的父母是一種安慰,但是他們卻時刻懷疑,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會去救人,因為他從小怕水,不會遊泳。他們想知道孩子是如何死的。
帶著疑問,他們找到了一個目擊婦女。婦女回憶說,那天,她看到兩個孩子在采桑葚,河邊有一株野桑上結滿了果實,一個孩子把手伸向河中,另一個孩子用手拉著他。過了一會兒,兩個孩子都不見了。
男孩的父母什麼都明白了:他的孩子並沒有在水中救同學,而是和同學一起摔下去的。
他們先到學校說明了真相,又到報社告訴他們報道的失實,當然這種做法受到了各種阻力,包括他們的親屬。但是他們固執地一次又一次往報社和學校跑,請求公布孩子溺水的真相,他們不想讓孩子九泉之下有愧。
人生感悟
每個父母都會在日常生活中,教導孩子要做一個誠實的人,培養孩子的道德,提高孩子的修養。隻有父母以身作則,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雖然孩子不在了,但這並不能成為父母遮掩的借口。
★ 母愛是人生的財富
孟郊的名言:“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感恩母愛,感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