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張揚,溫柔隨和為淡定
關於如何做人,有一本書寫道:過於張揚,烈日會使草木枯萎;過於張揚,滔滔江水將會決堤;過於張揚,好人也會變得瘋狂;瘋狂就會使人跌入萬丈深淵。細細想來真是這樣,做人不要太張揚。太張揚的人容易招人嫉妒,招人白眼,甚至會在不知不覺中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薑太公因為功高,周王把齊國封給薑太公。齊國有一個叫華士的人,為人十分清高,不向天子稱臣,也不與諸侯交往。太公命人去召他為國效力,連去了三次,華士都拒絕了,太公便叫人殺了他。周公問薑太公:“華士是齊國的傑出人物,你怎麼殺了他呢?”太公說:“這個人不向天子稱臣,不與諸侯交往,難道我還能希望他向我稱臣,並且和我友好交往嗎?肯定是不可能的,這種人是可以放棄的人,也是自我放縱的人。如果不殺這種人,反而縱容他,那麼全國的民眾都會仿效他,誰還會知道君王是誰呢?”
少正卯和孔子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孔子的門人三盈三虛,都是少正卯在鼓惑。孔子當了大司寇以後,便立即誅殺了少正卯。子貢對孔子說:“少正卯是魯國十分有名的人物,先生卻殺了他,先生不覺得有些不妥嗎?”孔子說:“沒有什麼不妥的,人有五惡,隻要得其一,君子就要誅殺之,而少正卯卻是五惡兼而有之,是小人中的小人,所以不得不殺。”
華士和少正卯之所以被殺,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人高調,喜歡孤芳自賞,自命清高。薑太公和孔子殺了這兩個人並沒有掩蓋他們自己的光輝,反而使得他們的形象更加高大,後人稱讚兩人做事有魄力。而華士和少正卯兩個人卻逐漸被人遺忘,幾乎沒有人同情他們。
不要高調,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如果為人高調,又和別人私人關係較好,或許別人會在一段時間內縱容,但心中已不愉快了,遲早會招來禍患。如果為人高調,又喜歡標新立異,自詡不和別人“同流合汙”,那麼肯定也不能和別人相處長久,而且過得不愉快。
為人高調很難找到朋友。雖然大多數人喜歡和比自己聰明優秀的人交朋友,但是人們不喜歡和顯得比自己聰明優秀的人交朋友,二者並不矛盾。比自己聰明優秀是自己由衷欽佩的,而顯得比自己聰明優秀其實是並不心悅誠服的。正如一位哲人說,如果你想多一些朋友,就表現得比別人笨一些;如果你想多一些敵人,你盡可能地表現比別人聰明些。為人高調的人是表現得比別人聰明的人,是很難交到很多朋友的。
人生感悟
細細想來真是這樣,做人不要太張揚。太張揚的人容易招人嫉妒,招人白眼,甚至會在不知不覺中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我們每個人真的應該做到遇喜不行於色,遇哀不憂傷於心,寬容平淡才是真。
★ 待時而動,韜光養晦為淡定
在時勢未到的時候,人一定要學會韜光養晦,待時而動。那些很是貧窮的人家要將地都打掃得幹幹淨淨的,而那些窮人家的女兒也要把頭梳得整整齊齊,這樣的話,雖然並沒有十分奢華的陳設和美麗的裝飾,但是卻能透露出一股自然樸實的風雅。其實對於有才的君子來說,絕對不應該為了一時的窮困憂愁或者際遇不佳而自暴自棄。
人要明白對於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絕對不是奢華的陳設和美麗的裝飾,而是自己的生存根本。一個人要牢牢掌握自己的生存之本,有了它,就不用擔心自己將來沒有發展。
人要學會韜光養晦,待時而動。青梅煮酒論英雄是曆史上最為著名的韜光養晦的故事。
曹操滅掉呂布以後,把劉備也帶回了許都。劉備為防受害,每天以種菜度日。
不久,許田圍獵,曹操過於猖狂,居然擋在皇上麵前接受群臣對陛下的稱頌。關羽動了殺機,劉備急忙製止。劉備隱隱感覺到有事情會發生。
果然沒有過多少日,曹操便派了一大隊人來請劉備過府。劉備心裏十分惶恐。一見曹操,曹操便冷言對他說:“看你在家做的好事!”劉備大驚。幸虧曹操隨即說:“你在家種菜園不容易吧!”劉備這才放寬了心。曹操就是這種人,生性多疑,喜歡詐人,在平時的言語中這種性格也表現得淋漓盡致。幸虧劉備反應有點遲鈍,而曹操也把劉備當為上賓,不想讓他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