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淡定是一種從容的心態(1)(2 / 3)

三國時,諸葛亮和司馬懿祁山交戰,諸葛亮千裏勞師欲速決雌雄。司馬懿以逸待勞,堅壁清野,欲空耗諸葛亮士氣,然後伺機求勝。諸葛亮麵對司馬懿的閉門不戰,無計可施,最後想出一招,送一套女裝給司馬懿,羞辱他乃小女子是也。古人以男人自尊,尤其在軍旅之中。如果在常人,定會接受不了此種羞辱。司馬懿另當別論,他落落大方地接受了女兒裝,情緒並無影響,且心態甚好,還是堅壁清野。連老謀深算的諸葛亮也對他幾乎無計可施了。

這都是戰勝自己情緒的例子。生活中,更多人則成為情緒的俘虜。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之戰中,孟獲便是一個深為情緒役使的人,他之不能勝於諸葛亮,實人力和心智不及也。諸葛亮大軍壓境,孟獲彈丸之王,不思智謀應對,反以帝王自居,小視外敵,結果完全不是對手,一戰即敗。孟獲一戰即敗,應該慎思再出招,卻自認一時晦氣,再戰必勝。再戰,當然又是一敗塗地。如此幾番,把孟獲氣得渾身顫激。又一次對陣,隻見諸葛亮遠遠地坐著,搖著羽毛扇,身邊並無軍士戰將,隻有些文臣謀士之類。孟獲不及深想,便縱馬飛身上前,欲直取諸葛亮首級。諸葛亮已將孟獲氣成什麼樣子了,也可想孟獲已被一己情緒折騰成什麼樣子了。結果,諸葛亮的首級並非輕易可取,身前有個陷馬坑,孟獲眼看將及諸葛亮時,卻連人帶馬墜入陷阱之中,又被諸葛亮生擒。孟獲敗給諸葛亮,除去其他各種原因,孟獲生性爽直、缺乏謀略、為情緒蒙蔽,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如果你正在努力控製情緒的話,可準備一張圖表,寫下你每天體驗並且控製情緒的次數,這種方法可使你了解情緒發作的頻繁性和它的力量。一旦你發現刺激情緒的因素時,便可采取行動除掉這些因素,或把它們找出來充分利用。

人生感悟

情緒誤人誤事,不勝枚舉。一般心性敏感的人,頭腦簡單的人,年輕的人,易受情緒支配,頭腦發熱。

★ 理智控製情緒才淡定

天有不測風雲。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遇到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你在外麵做生意失敗了;回到家中突然遇到父母不幸去世;太太被老板炒了魷魚;孩子踢球把鄰居家的玻璃打碎了,人家找上門來等等。生活中有許多人和事,就是因為在突發情況下的不理性,而使事情惡化,自己也成了受害者。

一位大學畢業生應聘於一家公司搞產品營銷,公司提出試用三個月。三個月過去了,這位大學生沒有接到正式聘用的通知,於是他一怒之下憤然提出辭職,公司一位副經理請他再考慮一下,他越發火冒三丈,說了很多過激的的話。對方終於也動了氣,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其實公司不但已決定正式聘用他,還準備提拔他為營銷部的副主任。這麼一鬧,人家無論如何也不用他了。這位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因為他的不理性而喪失了一個絕好的機會。

研究表明,強烈的情緒反應會驟然阻斷人們的正常思維,持久而熾熱的情緒則能激發人們無限的潛能去完成工作。

生活中你一定會有這樣的體驗:在情緒好、心情爽的時候,思路開闊、思維敏捷,學習和工作效率高;而在情緒低沉、心情抑鬱的時候,思路阻塞、操作遲緩,學習工作效率低。也就是說,情緒會左右人的認知和行為,具體表現在如下幾方麵:

1.情緒影響人的心理動機

情緒能夠影響人的心理動機,可以激勵人的行為,改變人的行為效率。積極的情緒可以提高行為效率,加強心理動機;消極的情緒則會阻礙降低行為效率,減弱心理動機。一定的情緒興奮度能使身心處於最佳活動狀態,發揮最高的行為效率。這個最佳興奮度因人而異。

2.情緒影響人的智力活動

情緒對記憶和思維活動有明顯的影響。例如,人們往往更容易記住那些自己喜歡的事物,而對不喜歡的東西記起來則比較吃力;人在高興時思維會很敏捷,思路也很開闊,而悲觀抑鬱時會感到思維遲鈍。

3.情緒影響人際信息交流

情緒不僅僅存在於一個人的內心,它還可以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遞,而成為人際信息交流的一種重要形式和手段。

理性地麵對社會百態,才能使生活提升至較高的品位。韓信肯受胯下之辱,非但不是怯懦,恰恰體現了他過人的理性。劉邦與項羽決戰在即,正要韓信出兵相助之時,韓信提出要劉邦封他為“假齊王”,劉邦勃然大怒,大罵韓信不該在這個時候要求封王。然而一經張良提醒,馬上恢複理性,轉而罵道:大丈夫要當王須當個真王,怎麼可以要求封為假齊王?遂封韓信為齊王。韓信出兵,打敗了強敵項羽,最終奪得了天下。如果當時劉邦不能理性地分析局勢,那天下最終屬誰所有,則難預料。

以理性麵對社會,有利於順境與逆境的反思,可既利社會又利自己;以理性麵對生活,有利於苦樂中的洗煉,可盡享人生中的愜意;以理性麵對他人,有利於善惡中的辨識,可近君子而遠小人;以理性麵對名利,有利於道德上的完善,可提高人品和素質;以理性麵對坎坷,有利於安危中的權衡,可除惡保康寧。理性使我們大度、理智、無私和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