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後(1835~1908)又稱“西太後”、“那拉太後”,鹹豐帝妃。滿族。葉赫那拉氏。1861年(鹹豐十一年)鹹豐帝死,其六歲子載淳即位,被尊為太後。與恭親王奕訁斤定計殺死輔政大臣載垣、端華、肅順,實行太後垂簾聽政。采用奕訁斤的“借洋兵助剿”政策,依靠外國侵略者支援和漢族地主武裝力量,鎮壓了太平天國及雲南、貴州、陝西、甘肅的回民、苗民等起義。1875年同治帝(載淳)死,立五歲侄載垣帝,仍由太後聽政。采用洋務派“自強”、“求富”政策,開辦軍事工業,訓練海軍和陸軍。對外妥協投降,先後簽訂了一係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對內仇視維新變法,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發動政變,幽禁光緒帝,殺害維新派譚嗣同等六人。1900年義和團運動發展至京津地區,為保住清王朝統治和發泄對外國公使要其“歸政”的怨恨,一度利用義和團的反帝愛國鬥爭,對外宣戰。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後,逃往西安,下令殘殺義和團,與侵略者簽訂了《辛醜條約》。1901年後,以“實行新政”和“預備立憲”抵製資產階級革命。後病死。
中國古代,人死葬法有五:即金葬、木葬、水葬、火葬、土葬。此乃將人間的葬事牽強附會地賦予“五行”的意義。帝王、後妃死後為金葬;滿、漢臣民死後殮以質料不同的木棺,是為木葬(然後以土掩埋,實際上是木土複合葬);水葬多出現在江河湖海之濱的少數民族;佛教徒圓寂後皆荼毗火化,表示“五蘊皆空”,是為火葬;回民死後挖“喇哈兒”為土炕形,使遺體直接接觸於土,是為土葬(這種說法當然不能概括中國各民族所采用的各樣葬式,因此是不完整的)。
1908年,慈禧太後駕崩後出殯場麵金葬是對帝王葬事的尊稱,言其至尊、至貴、至高。僅以壟斷清政權達48年之久的慈禧太後來說,她死後是典型的“金葬”。其葬禮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耗費人力物力之巨是駭人聽聞的。從她六脈初絕(民間稱“倒頭”)到葬入東陵地宮,喪禮近一年,共花掉120萬兩白銀。
古製天子之槨四首。清代帝王的棺槨比起古代天子更有過之。慈禧太後的金棺做好後,先用一百匹高麗布纏裹襯墊,再漆飾四十九道。每道油漆都必須按既定工藝規程如法操作,工序各有不同名目:第一道謂之“鑽生漆”;第二道謂之“通漆灰”;第三、五、七、九、十一道謂之“漆滿糊布”;第四、六、八、十、十二道謂之“壓布漆灰”;從第三道到第四十道輪番使用漆滿糊布和壓布漆灰兩種工藝。第四十一道謂之“中漆灰”;第四十二道謂之“細漆灰”;第四十三道謂之“漿漆灰”;第四十四道謂之“糙漆”;第四十五道謂之“墊光漆”;第四十六道謂之“退光漆”;第四十七道謂之“籠罩漆”;第四十八道謂之“金膠漆”;最後一道謂之“滿掃金”。漆飾完畢還有一係列的加工。她的棺材體積龐大,盛殮遺體綽綽有餘,於是便填裝了大量的殉葬品。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三日(1908年11月16日),慈禧遺體殮入梓宮,同時放進去大量的殉葬品。其中有:正珠朝珠五盤;東珠朝珠四盤;紅碧瑤朝珠四盤;綠玉朝珠二盤;珊瑚壽字朝珠二盤;珊瑚雙喜朝珠二盤;紅碧瑤手串三盤;綠玉蓮子手串一盤;珊瑚手串一盤;正珠念珠六盤;紅碧瑤念珠二盤;綠玉念珠一盤;珊瑚圓壽字念珠二盤;綠玉兜念珠一掛;正珠掛鈕一副;金鑲正珠鐲子一副;金鑲各色真石正珠鐲子一副;金鑲珠石鐲子五副;珊瑚雕螭虎朝珠一盤;珊瑚朝珠二盤;龍眼菩提朝珠一盤;大正珠手串一盤;正珠手串二盤;東珠手串二盤;金鑲正珠龍頭軟鐲一副;金鑲各色真石白鑽石葫蘆鐲子一副;鍍金點翠穿珠珊瑚龍頭鐲一副;東珠軟鐲一副;白玉鑲各色真石福壽鐲一副;綠玉圓鐲三副;綠玉煙壺三件;茶晶煙壺一件;白玉皮煙壺一件;瑪瑙煙壺一件;洋金鑲白鑽石小表一件;洋金鑲珠日帶別針小表一件;洋金鑲白鑽石寶砧桃式別子一件,紫寶石桃式別子一件;白玉透雕活環葫蘆一件;綠玉透雕活環一件;珊瑚魚一件;大蚌珠別子一件;白玉魚一件;蚌珠別子二件;漢玉珞一件;漢玉仙人一件;漢玉玩器二件;漢玉玩器一掛;金鑲鑽石帶別子一件;白玉蘑菇一件;白玉羚羊小別子一件;白玉貓一件;黃玉杵一件;雕漢玉針一件;漢玉羚羊一件;雕綠玉圈紋扳指一件;雕漢玉鑲金裏扳指一件;漢玉扳指兩件;紅碧瑤暖手一件;瑪瑙暖手四件;漢玉東升一件;漢玉箭隔一件;漢玉蠶紋璧一件;漢玉英雄雞心一件;漢玉昭文袋一件;綠玉猴杵簪三支;紅碧瑤猴杵簪一支;正珠抱頭蓮二支;金平安小耳挖二支;藍寶石抱頭蓮二支;紅碧瑤抱頭蓮一支;紫寶石抱頭蓮一支;子母綠抱頭蓮四支;茄珠抱頭蓮二支;大小正珠抱頭蓮四支;綠玉抱頭蓮一支;蚌珠抱頭蓮一支;綠玉鑲紅碧瑤抱頭蓮一支;珊瑚綠玉幅一件;金鑲紅白鑽石蜻蜓一件;金鑲白鑽石蜂一件;紅碧瑤綠玉穿珠菊花一對;金點翠佛手簪一支;綠玉佛手簪一支;金鑲綠玉佛手簪二支;金鑲珠佛手簪一支;金點翠鑲綠玉小珍石米珠佛手簪一支;雕綠玉蘭花佛手簪二支;雕綠玉杵佛手簪一支;綠玉寬鎦子二件;綠玉鎦子二件;綠玉馬鐙鎦子四件;綠玉小馬鐙鎦子一對;珊瑚寬鎦子二件;珊瑚鎦子一件;紅碧瑤寬鎦子一件;紅碧瑤萬壽無疆鎦子一件;紅碧瑤馬鐙鎦子大小三件;綠玉鑲紅碧瑤福壽鎦子三件;金鑲紅白鑽石鎦子一件;金鑲紅碧瑤小正珠鎦子一件;金鑲大小正珠鎦子六件;金鑲藍寶石鎦子三件;金鑲子母緣鐳子一件;正珠戒箍一副;正珠戒箍一副;大正珠帽花一件;金鑲紅白鑽石桃式帽花一件;金鑲紅碧瑤綠玉白鑽石帽花一件;大蚌珠桃式帽花一件;大正珠帽花一件;紅碧瑤桃式帽花四件;金鑲紅碧瑤子母綠帽花一件;金鑲紅碧瑤珠邊帽花一件;金鑲鑽石帽條一件;橫繩帽條(上釘正珠二百零四顆)茄珠褂鈕一副。慈禧的遺體簡直被深深地埋在珠寶、金銀、翡翠、瑪瑙之中,確實是名符其實的“金葬”。如此招搖,必遭禍患。20年後,這些珍寶竟然被以孫殿英為首的軍閥、兵痞們劫掠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