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擁有強有力的核心競爭力,除了自身產品的問題外,還有以下幾個方麵也應該得到管理者的重視:
敏銳的洞察力和長遠的預見性
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和任何公司能夠完全駕馭商業遊戲規則的變化,但是努力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既懂得回避風險,又懂得創造機會,才是最關鍵的核心所在。
為什麼亞洲金融危機時有的公司幾乎破產,而有的公司卻順利渡過難關?差別就在於管理者和企業是否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長遠的預見性。
隻有具備這些能力,才能通過並不清楚的表象看到即將到來的風雨,也能夠在黑暗中看到黎明的曙光。否則,在你得意洋洋於成功的喜悅時,可能危險已經降臨到你的頭上。
長遠的預見性給你的戰艦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而敏銳的洞察力則決定了你能否駕駛你的戰艦穿過大洋、躲過冰山,勝利到達你選定的港灣,以補充能量重新駛向遠方。
組織實施和不斷更新
有了預見和洞察能力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但這還不夠,倘若沒有較強的執行能力,再好的設想隻是空中樓閣。想要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卻沒有果決地執行力作為後盾,最終隻能是一句空口號。實際上,這也是中國很多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家家都打著“打造核心競爭力”的招牌,可是真正他們的“核心”有“力”嗎?他們真能在激烈的商場競爭中,成功的運用自己的所謂“核心競爭力”打敗對手嗎?
不管實行怎麼樣的實施方案,關鍵一條就是最好在一個特定範圍內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尤其是對於自身實力不是太強的中小企業,做到大而全著實不是什麼好的方式。
當然,並不是說擁有了核心競爭力就一勞永逸了,畢竟世界是在不斷發展變化。對核心競爭力也必須冷靜地審視,需要經常看一看我們目前所做的有什麼不妥,怎樣才能做得更好,目前的做法能否保持競爭優勢等等。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和不同的商業環境下,核心競爭力沒有永遠的適宜性,因此,不斷更新是永保核心競爭力的要訣!
具體來說,營造企業競爭優勢,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麵的工作:
1.開發企業核心競爭力
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就是要將潛在的核心能力轉化成現實的核心能力。核心競爭力作為企業能力中最根本的能量,是企業成長最有力、最主要的驅動力,是提供競爭優勢的源泉。因此,開發核心競爭力首先要明確戰略意圖。核心競爭力突出體現著企業的戰略意圖,企業在全麵、深入地分析市場未來發展趨勢的基礎上,通過特定的發展戰略形式的擬訂,確定企業的戰略目標,明確企業核心能力的技術內涵,將核心競爭力實現為核心產品。其次,建立合理戰略結構。企業根據既定的戰略意圖,協調管理人員的工作,優化配置企業的各種資源;設立相應的協作組織,平衡內部資源的分配,同時更有效吸收企業外部的可用資源。再次,實行戰略實施。企業根據既定的戰略意圖和戰略結構,具體組織開發核心競爭力,對開發進行實時控製。20世紀70年代,Nec公司就意識到計算機與通信相結合是未來通訊業的發展方向。據此製定C&C(計算機與通訊)戰略,調整戰略結構。企業決策層專門成立C&C 委會,監督核心能力和核心產品的發展。從而,Nec在該領域搶得先機。
2.維護和鞏固企業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是通過長期的發展和強化建立起來的,核心能力的喪失將給企業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如通用、摩托羅拉公司從1970~1980年間先後退出彩電行業,喪失了該部分的核心競爭力,失去了企業在影像技術方麵的優勢。顯然,企業必須通過持續、穩定的支持、維護和鞏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確保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健康成長。
(1)實施企業戰略管理。企業通過本行業的專注和持續投入、精心培育核心競爭力,把它作為企業保持長期充分的根本戰略任務。巨人集團起初選擇了把軟件技術這個核心競爭力作為根本戰略來構建,所以取得空前成功。後來,企業匆匆進入房地產和保健品產業,分散了公司的資源,削弱了核心競爭力,最終導致“巨人”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