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目標高於一切
任何團隊都有其確定的目標,團隊裏的每一個成員都是為了完成這個目標而工作。團隊的目標高於一切,是人們共同的目的地,為了這個目標,人們彼此協調,並肩作戰。
在自然界中,有一個團隊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那就是雁群。科學家發現,當雁群成“V”字形飛行時,集體中的大雁要比孤雁節省體力,相對也就有了更持久的飛行能力。這種擁有相同目標的合作夥伴型的關係,可以彼此互動,更容易到達目的地。
員工融入公司的整體目標,公司才能體會到團隊力量。團隊是一個群體,包含很多個體單位。當團隊形成以後,每個個體都會對團隊以及其他成員有一定的要求。明確其他人有哪些要求,對個體融入團隊是非常有幫助的。
團隊有特定的目標,因此,當某個個體在為這個目標而奮鬥的時候,他希望團隊的其他成員也在努力工作。如果其他人不能為目標的實現作出貢獻,就會拖累整個團隊的工作進展,進而影響到個體的利益。
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要樹立團隊目標至上的信念。隻有整個團隊的目標達到了,團隊的業績提高了,自己的才能才會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人生價值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實現。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講公正,無私奉獻;要加強溝通與合作,充分整合各種資源,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每個人都離不開團隊,團隊也離不開自己,應當不斷增強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進而不斷提高團隊意識,服從團隊的目標。
心中有了團隊的目標,對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就要集思廣益,積極征求其他成員的意見,充分發揮成員的創造性思維,在工作上不斷創新和提高。有了這個共同的目標,也就有了行為的標準,也就不會為工作中跟相關部門的摩擦而耿耿於懷。大家真正能做到精誠團結,協同作戰,建設有強凝聚力的公司形象。
職場上一定會有勞逸不均的現象,你也不能保證自己在工作上從不犯錯。心中有了共同的目標,人們就會在自己出錯時,用良好的態度彌補一切過失,而不是急著把責任往別人身上推。
團隊目標對於我們處理個人發展與公司發展關係的問題很有益處。以一種事業心來幹事,也就是真正把個人的發展融入到公司的發展當中去了。當公司發展壯大了,你會發現自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應得的回報。
同時,你還要發揮你自己的才華。通過個人才華的有效發揮,提高獨立作戰的能力和市場競爭意識,個人的綜合素質也會得到很大提高,團隊的戰鬥力也會大大增強。
團隊的目標高於一切,個人目標要永遠服從於團隊目標。團隊目標和個人目標是辯證又統一的關係,所以二者在特定的條件下同時存在必然會產生一定的矛盾。如果處理不當,勢必會影響團隊的整體戰鬥力。根據團隊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個人目標必須永遠服從於團隊目標,必須在維護團隊目標的前提下,發揮個人才能。否則,過分壓製個人才能的發揮,團隊就會缺乏創新力,跟不上市場形勢的發展;過分強調個人目標,成員之間就會缺乏合作精神,各自為政,目標各異,個人利益就會占據上風,團隊利益就會被淡化,整個隊伍很可能成為一盤散沙,不堪一擊。
公司的團隊目標高於一切,隻有每個成員都按照這個原則來工作,團隊的目標才比較容易達到。是否做到“團隊目標高於一切”是判別一個員工是否優秀的重要標準。現代公司崇尚團隊意識,與團隊目標格格不入的人,即使他很能幹,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員工。在這種情況下,他要麼改變自己,融入團隊,要麼選擇離開。
互助實現多贏
在職場中打拚的人都雄心勃勃,想建功立業。然而,卻很少有人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要得到多少,你就必須先付出多少。隻知索取,不知付出,這樣的人,成功肯定不會降臨到他身上,他的人際關係也會非常糟糕,沒有人會對他滿意。
有句諺語告訴人們:“兩個人分擔一份痛苦,就隻承擔半份痛苦。兩個人享受一份快樂,就成了兩份快樂。”因此,作為職場中人,大家要學會把自己的快樂與別人分享,同時也學會從別人所擁有的快樂裏得到快樂。在創造自己快樂的同時,你也要學會和別人一起分享快樂,那麼你才可以做一個永遠快樂的人。
工作是一台結構複雜的大機器,參加工作的每個人就好比每個零件,隻有各個零件凝聚成一股力量,這台機器才能正常啟動。這也是工作中每個員工應該具有的工作精神和職業操守。所以,我們充分發揚每個人的長處,揚長避短,資源共享,形成合力,才能取得“1+1>2”的效果。
作為實施項目的團隊成員,尤其要加強個體和整體的協調統一。在工作中,你絕不應該隻顧自己,必須處處都為他人著想,最好把別人也當做你自己一樣看待。這樣,別人一定都樂於和你親近,而你的成功就更有把握了。
有兩個釣魚高手一起到魚塘垂釣,不久他們就收獲不少。這時,魚塘附近來了十多名遊客,也開始垂釣。但是,無論他們怎麼釣也是毫無成果。
在兩位釣魚高手中,其中的一位性情孤僻而不愛搭理別人,獨享垂釣之樂;而另一位卻十分熱心,愛交朋友。愛交朋友的這位釣魚高手,看到許多遊客都釣不到魚,就說:“如果你們想學釣魚,我可以教你們。但我教你們釣魚,會耽誤我自己的時間。不如這樣,如果你們學會了釣魚的訣竅,每釣到十尾就分給我一尾,不滿十尾就不必給我。”遊客們聽了欣然同意。
於是,這位熱心助人的釣魚高手,把所有的時間都用於指導垂釣者。後來,他獲得的竟是滿滿一大簍魚,還認識了一大群新朋友。遊客們左一聲“老師”,右一聲“老師”,使這位釣魚高手備受尊重。而另一個同來的不樂於幫助他人的釣魚高手,卻沒享受到這種服務於人們的樂趣。他悶悶地釣了一整天,收獲也遠沒有同伴的多。
當然,真正的幫助並非是以對方的回報為出發點的。也正因為如此,無私地、真誠地幫助別人才是最高的助人境界。因此,你要真心誠意地去幫助別人,千萬不要懷有某種個人目的。一旦被助者發覺自己是被你利用的工具,即使你對他再好,也隻會適得其反。同時,得不到回報,你也不要覺得有失落感。要獲得真正成功的人際關係,你就隻能用真誠的心與他人交往。以這樣的方式去幫助他人,他人才會感到真正的溫暖,你因此也會有一種成就感。
一些人活一輩子都不會想到,自己在幫助別人時,其實就等於幫助了自己。也許有人會不理解地問:“明明是我去幫助他們,他們受惠,怎麼是幫助自己呢?我受的惠在哪裏呢?”隻要仔細地想一想,你就會明白:一個人在幫助別人時,無形之中就已經投資了感情。別人對於你的幫助會永記在心,隻要一有機會,他們自然會主動報答你的。友善地幫助別人能夠增強你的人格魅力。助人一定會得到好的回報,你也能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分享快樂。同時,獲得別人的幫助也是你高效率工作的一個重要因素。
但是,一些人總是關懷自己的時候多,關懷他人的時候少。尤其是在得意忘形的時候,他們隻知道海闊天空地誇耀自己,最容易忘記他人。就算他們心中還有他人存在,但一心想抬高自己,總不免有些傲慢。別人看見那副神態,心裏就會產生反感。更糟的是大家感覺自己不如他,從而妒忌他,會使他陷於孤立的境地,甚至吃虧。
無論何時何地,在工作中你的付出總是追求個人成功最保險的方式。能夠為別人付出時間和心力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富足的人。為別人付出不僅利人,同時也利己。付出是沒有存折的儲蓄,我們每個人都會得到別人的幫助。
友善地幫助別人,不僅能夠影響別人,而且能夠改善我們的人際關係。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然而,許多人不善於幫助別人,也不喜歡幫助別人。相反,成功的人卻常常把幫助別人當做一種習慣。由於他們樂於幫助別人,善於幫助別人,習慣於幫助別人,一旦他們有需求的時候,別人就會主動來幫助他。
在我們事業和成功的路上,都曾經得到過別人的幫助。因此,我們也必須對別人的付出給予回報。這是公平的遊戲規則。
在職場中與同事相處也是一樣的道理。凡是自己的言行與同事的利益相關,付諸實踐前,應認真思考一下你的言行是否構成對同事利益的侵害。如果你自己都無法接受的言行,是絕對不能強加給別人的;反過來,有利有益的事情,要讓同事分享。這是同事間和諧相處的較高禮儀要求,做到了這一點就達到了較高的思想境界。和諧的工作氛圍是人們高效率工作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