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做個有團隊精神的員工
和尚甲說:“必是和尚不虔,所以菩薩不靈。”
和尚乙說:“必是和尚不勤,所以廟產不修。”
和尚丙說:“必是和尚不敬,所以香客不多。”
三個和尚爭執不休,最後決定留下來各盡其能,看看誰能最後獲得成功。
於是,和尚甲禮佛念經,和尚乙整理廟務,和尚丙化緣講經。果然香火漸盛,原來的寺院恢複了往日的壯觀。
和尚甲說:“都因為我禮佛念經,所以菩薩顯靈。”
和尚乙說:“都因為我勤加管理,所以寺務周全。”
和尚丙說:“都因為我勸世奔走,所以香客眾多。”
三個和尚爭執不休、不事正務,漸漸地,寺院裏的盛況又逐漸消失了,三個人最後也各奔東西。
其實,寺院的荒廢,既不是和尚不虔,也不是和尚不勤,更不是和尚不敬;而是三個和尚都隻看到了自己的價值,而忽略了團體合作的力量和意義。
喬治馬修·阿丹曾經說過:“幫別人往上爬的人,會爬得更高。”如果你願意幫助別人獲得他想要的東西,那麼你也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東西,而且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也就越多。管理大師杜拉克也說過:“組織團隊的目的,在於促使平凡的人,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
這也就是說,團隊的力量要遠遠大於一個個單獨的優秀人才的力量。團隊成員中的每一個人都具有自己獨特的一麵,通過取長補短、互相合作所產生的合力,要大於兩個成員之間的力量總和。這也是團隊之所以能夠起到“1+1>2”效果的道理。
在現代公司,員工作為一個個體,僅靠個人的力量,很難把工作落實到位。“獨行俠”和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現代公司強調更多的是統一標準、流程和規範。對於任何一名職業人而言,假如沒有團隊的協作,無異於一盤散沙,隻要稍有外力擊打,便會潰不成軍。
那麼,怎樣才能調動團體成員的工作熱忱呢?常用的激勵方法如下:
1目標激勵
目標激勵,是指用確定的、具有社會意義的、符合人們切身利益的、科學可行的目標,也就是通過奮鬥能夠獲得的成就或結果,來激發員工的行為動機,使他們產生旺盛的奮鬥精神和落實的動力。
運用目標來激勵團體成員,關鍵要注意設置好目標。一般說來,目標的設置,要注意以下幾點:
(1)目標的設置要實在具體。目標有遠有近,有大有小,但不論何種目標,都不能是虛幻的,而必須是實在具體的。
(2)目標的設置要高低適宜。心理學家曾把目標激勵比做摘桃子。桃子吊在空中,怎樣才能調動人的最大積極性呢?坐在地上舉手可得,不可以,因為目標太低,缺乏“挑戰性”;跳起來摘不到,也不可以,因為目標太高,會挫傷人的積極性。答案是:隻有奮力跳躍方能摘到的高度,才是最合適的。這一點,可用八個字來概括:“伸手不及,躍而可獲”。它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3)目標的設置要總分結合。設置總目標,可使員工感到工作有方向,有奔頭。但因為總目標的實現常常是一個長期的、複雜的甚至是曲折的過程,因此,在運用目標激勵這一激勵方法時,僅設置總目標是不夠的。它容易讓人感到遙遠和渺茫,可望而不可即,從而影響人的積極性的充分創造發揮。所以,目標的設置要總分結合。
2許諾激勵
許諾激勵,就是通過許諾自己某件事,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那麼,員工在工作中如何掌握好許諾激勵這一方法呢?
(1)許諾要適度。適度,是許諾激勵的關鍵。
(2)許諾要適宜。這裏所說的適宜,是說許諾要符合自己的需要。
(3)許諾要兌現。對自己的許諾要認真。如果你許諾了,一定要兌現。
3逆反激勵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自愛心、榮譽心,也有虛榮心和好勝心。逆反激勵,就是有意識有目的地運用富有刺激性的語言,將工作對象的這種心理激活,使其改變原來的態度。這種方法俗稱“激將法”。
逆反激勵運用得好,工作可以事半功倍;但如果運用得不好,則會傷害被激勵對象的情感。那麼,怎樣才能運用得好呢?關鍵在於審時度勢,切中要害,采用最有效的“激活劑”。具體說來,要注意如下幾點:
(1)要了解激勵對象的性格。逆反激勵並不適用於任何人。一般說來,它多適用於那些性格剛烈,自尊心、榮譽心或者好勝心很強的人。這種人大多都喜歡別人看重自己,希望自己超過別人。所以,激勵者用帶有刺激性的語言一激他,十有八九會成功。但是,如果工作對象性格懦弱內向,做事謹小慎微、自卑感強,沒什麼榮譽感,整個兒是一個麻木不仁者,逆反激勵是沒有用武之地的。因為富有刺激性的語言會被他們誤認為是對他們的挖苦,甚至嘲弄,並極有可能導致怨恨心理。因此,運用逆反激勵,必須了解激勵對象的性格。
(2)要選準激將的時機。激言不是在什麼時候說都能取得好效果的。過早或過晚,都難見成效。所以,運用逆反激勵時,一定要選準時機,即選在工作對象對問題有了一定的思考,但還沒有下決心行動時。在這種猶豫不決的時候,激勵者適時地撒下“催化劑”,就會很容易落實工作。
(3)要注意語言的分寸。實際上,有的語言並不能激發起對方情感的。太刻薄,容易形成對抗心理;語言柔弱無力,不痛不癢,則又難以讓對方的情感產生波動。所以,在使用逆反激勵方法時,在用語上要把握分寸,注意言辭的“度”。既防止“過”,又避免不及。
總之,團隊的價值,就在於其能夠創造出比團隊成員個人所能創造出的總和更多的價值,這也是團隊存在的意義。團隊為員工提供了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和舞台,團隊為員工提供了實現理想的機會。所以,作為團隊的一員,我們一定要時刻銘記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和團隊並肩作戰。
注重團結協作
在廣袤的非洲大草原上,三隻小鬣狗一同圍追一匹大斑馬。麵對著身材高大的斑馬,三隻兩尺多長的小鬣狗一擁而上,一隻小鬣狗咬住斑馬的尾巴,一隻小鬣狗咬住斑馬的鼻子,無論斑馬怎麼掙紮反抗,這兩隻小鬣狗都死死咬住不放。當斑馬前後受敵、疼痛難忍時,一隻小鬣狗就開始啃它的腿。終於,斑馬支撐不住倒在了地上。一匹大斑馬就這樣被三隻小鬣狗吃掉了。
三隻小鬣狗之所以能夠擊敗大斑馬,不僅由於它們自身的優秀,還在於它們組成了一支優秀的團隊,並分工協作,致力於共同的目標。當今社會,公司分工越來越細,在現實的公司競爭環境中,任何人都不可能獨立完成所有的工作,也不可能隻憑個人的力量來大幅地提升公司的競爭力,每個人所能實現的僅僅是公司整體目標的一小部分。因此,團隊力量的發揮已成為贏得公司競爭勝利的必要條件,團隊精神日益成為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個優秀的團隊可以使公司更快地實現其經營目標,使公司獲得更高的顧客滿意度。
一個人是否具有團隊合作的精神,將直接關係到他的工作業績。幾乎所有的大公司在招聘新人時,都十分注意人才的團隊合作精神。他們認為一個人是否能和別人相處與協作,要比他個人的能力重要得多。
一個沒有團隊精神的人,即使個人工作幹得再好也無濟於事。因為在這個講究合作的時代,真正優秀的員工不僅要有超人的能力、驕人的業績,更要具備團隊精神,為團隊整體業績的提升作出貢獻。一個人的成功是建立在團隊成功的基礎上的,隻有團隊的績效獲得了提升,個人才會受到嘉獎。
作為公司的一員,隻有把自己融入到整個公司之中,憑借整個團隊的力量,才能把自己所不能完成的棘手的問題解決好。當你來到一個新的公司,你的上司很可能會分配給你一個難以完成的工作。上司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考察你的合作精神,他要知道的是你是否善於合作、善於溝通。如果你不言不語,一個人費勁地摸索,最後的結果隻能是“死路”一條。
明智且能獲得成功的捷徑就是充分利用團隊的力量。一位專家指出:“現在的年輕人在職場中普遍表現出的自負與自傲,使他們在融入工作環境方麵表現得緩慢和困難。這是因為他們缺乏團隊合作精神,項目都是自己做,不願和同事一起想辦法,每個人都會做出不同的結果,最後對公司一點用也沒有,而這些人也不可能做出好的成績來。”
個人英雄主義是團隊合作的大敵。如果你從不承認團隊對自己有幫助,即使接受過幫助也認為這是團隊的義務;那麼你就必須拋棄這一愚蠢的態度,否則隻會使自己的事業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