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注重細節 把工作做到位
看完教授的舉動後,學生們都很震驚。教授隨後將那隻杯子遞給學生,讓每一位學生照著他的樣子做。看著每個學生將手指伸入杯中,然後再塞進嘴裏,忍著嘔吐狼狽的樣子,他微微笑了笑說:“不錯,不錯,你們每個人都夠膽大的。”接著教授又難過起來:“隻可惜你們都不夠細心,沒有注意到我伸入尿杯的是食指,放進嘴裏的卻是中指啊!”
也許你不止一次看過這個故事,但卻沒有認真地分析故事的深層意義。在故事中,教授用哪根手指伸入尿杯,而哪根手指放進嘴中就是關鍵性的細節,所有忽視了這個細節的人都受到了教訓。教授這麼做的本意就是要讓學生明白,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中,必須學會觀察細節,不能忽視一些自認為不重要的事。
作為一名優秀員工,每天要處理的事務十分繁多,不可能將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細節之中,還必須確定戰略的方向,做出決策。如何能在忙碌的工作中,既確定戰略方向,做出正確的決策,又能通過挖掘和關注關鍵性細節對工作進行控製呢?
田華是一名貿易工作者。一次,她負責一批出口抱枕貿易項目,而這批抱枕卻被進口方加拿大海關扣留了。加拿大方認為抱枕品質有問題,要求全部退回。
田華怎麼想也想不出哪裏出問題。因為在與加拿大進口方的整個合作過程中,抱枕的麵料、花色都是通過打樣和對方反複確認的。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海關扣留了貨物,甚至要求全部退貨呢?
最後通過仔細調查,才知道問題出在抱枕的填充物上。因為負責這項工作的員工誰都沒有重視填充物的作用,而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抱枕的外套上。由於和製造廠商沒有就填充物的標準做具體要求,製造商在其中混入了部分積壓的原料,導致在填充物中出現了小飛蟲。
就因為員工忽略了這些細節,使公司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在客戶心中留下了不良的印象,為今後公司的發展設下障礙。
在本案例中,雖然填充物並非最關鍵的部分,卻也應作為產品的一個組成部分得到與其他部分相同的重視。如果當時有員工考慮到這個細節,或許結果就會皆大歡喜。
事物都是有聯係的,而你的成敗往往就由一些毫不起眼的細節決定。雖然決定事物性質的通常是主要的方麵,但是關鍵性的細節卻同樣起著扭轉全局的重要作用。
實際上,我們都明白:抓住關鍵細節,就是《孫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現代運用。抓住關鍵細節,有助於我們“知彼”,也大大有益於我們“知己”。
對於一名想提升自我的員工來說,忽略了1%的細節都可能造成100%的失敗。
“商業教皇”布魯諾蒂茨說過:“一個企業家要有明確的經營理念和對細節無限的愛。”一個成熟的職場人士,必須具備對細節的充分掌控能力。“千裏之堤,毀於蟻穴”,往往正是這毫不起眼的細節,決定了事情的結局。忽視細節會付出慘痛的代價。往往在你的不以為意間,就錯失了獲得成功的機會。
點滴的小事之中蘊藏著豐富的機遇,不要因為它僅僅是一件小事而不去做。要知道,所有的成功都是在點滴之上積累起來的。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我們每一個人手中的工作,都像是我們親手製成的雕像,無論它是美麗還是醜陋,都是由我們一手造成的。因此,我們在工作中所做的每一件小事,老板隻要通過觀看“雕像”,就能作出評判。
所以,無論你是職場中的老手還是新人,也不論你所做的工作本身是否就包含著諸多的小事,你都應該投入激情去把事情做好,這樣才會使自己得到成長,才會有加薪和晉升的機會。
其實,我們任何人所從事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構成的。士兵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隊列訓練、戰術操練、巡邏、擦拭槍械等小事;飯店的服務員每天的工作就是對顧客微笑、回答顧客的提問、打掃房間、整理床單等小事;你每天所做的可能就是接聽電話、給上司倒倒茶、整理文檔之類的小事。你是否對此感到厭倦、毫無意義而提不起精神?不管怎樣,你千萬要記住:這是你的工作,而工作中無小事。要想把每一件事做到完美,就必須付出你的激情和努力。
在對“小事”的態度上,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海爾。因為,小事在海爾人看來是“影響發展趨勢的大事”。
海爾原冰箱二廠有位幹部在上班時間打瞌睡,張瑞敏竟因這件小事處罰他。這事震撼了整個集團幹部。張瑞敏認為,他的事反映了當時幹部中一種普遍的思想傾向,覺得公司發達了,日子好過了,多少有些驕傲自滿的情緒:公司發展到今天,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即使工作中出點毛病,也不能像過去創業時那樣被懲罰了。抓毛病就要抓帶傾向的毛病,幹部中這樣的風氣滋長下去會非常危險。張瑞敏拿這件事開了刀,以威懾整個集團的幹部。
1997年,《海爾人》記者在剛搬進海爾園一個月的洗衣機公司,發現三樓女洗手間的衛生紙盒被加了一把鎖。他問清潔工為什麼這樣做,對方回答說:“員工素質太低,不加鎖,紙就被人拿跑了!”於是記者發表文章《誰來“砸開”這把“鎖”》。文章分析道:這一鎖暴露了兩方麵的問題,一是員工觀念、素質亟待提高。上鎖,這很簡單,但這鎖並不能提高員工的素質。衛生紙可以鎖,其他問題呢?二是因為管理者頭腦中有一把“鎖”。放棄了最艱苦的工作——教育員工、提高員工素質,沒有把教育人當做“長期作戰”的戰略來部署。文章希望管理者能從頭腦中“砸開”禁錮自己思路的這把“鎖”!
該記者的文章發表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集團上下展開了一場“千錘重叩砸開這把鎖”的大討論。有人說:“鎖,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使員工產生逆反心理,結果隻能適得其反。”有人說:“衛生紙盒加鎖鎖住了觀念,鎖住了員工素質再提高的契機。”洗衣機公司眾多員工對衛生紙上鎖表示很憤慨,他們說員工的素質並不像管理者想象的那樣,到了衛生紙非得上鎖的地步。
集團大抓此事,讓所有員工參與討論與發言,反思一下自身的素質狀況。
以小見大,以小帶大。海爾的這種做法充分說明了小事的作用,說明了工作中無小事。任何小事都不是孤立的,都和大事聯係在一起。小事是大事的組成部分,包含著大事的意義。做好小事是完成大事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對工作中的小事絕不能采取敷衍應付或輕視懈怠的態度。很多時候,一件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個毫不起眼的變化,卻能實現工作中的一個突破,甚至改變商場上的勝負。所以,在工作中,對每一個變化,每一件小事我們都要全力以赴地做好。
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一名小職員名叫阿基勃特,他經常到各地去出差。在出差之中,每一次住旅館他都會在自己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標準石油4美元”的字樣,連平時的書信和收據也不例外,簽了名就一定要寫上那幾個字。因此,他被同事起了個“每桶4美元”的外號。
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先生聽到這件事後十分驚奇,心裏想:“竟有如此努力宣傳自己公司聲譽的職員。”他決定會見一下這名職員。於是,他邀請阿基勃特共進晚餐。後來,洛克菲勒先生卸任後,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長。
阿基勃特在簽名的時候,署上“每桶標準石油4美元”,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但他全力以赴地一直堅持著,並把它做到了極致。盡管遭到了同事的嘲笑,他也沒有放棄。在嘲笑他的那些同事中,肯定有不少人的才華和能力在他之上,可是卻是他被提拔為董事長。
很多人輕視小事,認為小事不值得做,因此為自己的工作留下了隱患。工作中無小事。所有的成功者與我們一樣,每天都在對一些小事全力以赴,唯一的區別是他們從不認為自己所做的事是簡單的小事。
汪中求的著作《細節決定成敗》裏有這麼一句話:“把簡單的招式練到極致就是絕招。”細微之處見精神。有做小事的精神,才能產生做大事的氣魄。
滴水能穿石,鐵棒能磨成針。不要小看小事,不要討厭小事,隻要有益於自己的工作和事業,無論什麼事情我們都應該盡心盡力去做。用小事堆砌起來的事業大廈才是堅固的,用小事堆砌起來的工作才是真正有質量的工作。
耍“小聰明”有損自己的聲譽
在職場上待的時間長了,一些人開始養成了投機取巧的習慣。在他們看來,給老板打工耍點“小聰明”是天經地義的事,何必太認真呢?然而成功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耍“小聰明”隻能得到一時之利,但卻會拉開你與成功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