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到:“那後來清靈真君去哪裏了呢?”
張大爺說:“不曉得嘛,後頭先民們幫清靈真君修鑿了修仙的地方,他就住到深山裏頭修練,再也沒有出現過了撒。”
小琳則非常細心,問到:“大爺,你說當時一共來了三個道人,另外兩個是誰呢?”
大爺說:“另外兩個據說一個是清靈真君的師傅呢,一個是他師兄。”
潘胖說:“乖乖,那不是那兩個道人比清靈真君更厲害了哇。”
大爺說:“這個就不曉得了哦,好像傳說另外兩個道人是一心修道,不管其他事,沒得啥子故事流傳下來咯。”
吃完晚飯,我們三個又和大爺了解了下山裏的情況,還神侃了一翻。回到住的房間裏,我們拿出了地圖和GPS,根據張大爺介紹的情況,進行了比對。最後我們決定沿著一條溪穀前進,運氣好的話,溪穀的發源地很可能就是龍眠穴所在。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收拾好行裝,辭別了張大爺便沿著溪穀向深山進發。這條小溪,當地人稱清溪,溪水水麵比較寬,但不深,最深的地方也隻能剛好沒過膝蓋。溪水流速緩慢,清澈見底,不時有小魚遊過。
大巴山山勢陡峭,從一座山翻另一座山看著不遠,實際上花上半天都不一定能走過去,而且有些山非常險峻,根本不可能爬過去。但是沿著溪穀走的話,就會節省很多開路的精力。我們不由得慶幸,幸虧有這條溪穀,不然不知道要多花多少時間。
我走在最前麵開路,小琳在中間,潘胖斷後。開路比較費神,走兩個小時就換潘胖開路,我斷後。我們沿著小溪岸邊走了大半天的時間,就已經繞過了數座高大的山峰。大家都對行程進度很滿意。一個小時後,岸邊的山勢慢慢變得陡峭起來,小溪也開始變的彎曲,水麵也一會窄,一會寬。河床嶙峋的石頭開始變多,我們逐漸走得吃力起來。
過了一會,已經沒有岸邊這個概念了,溪水兩邊就是高聳的山崖,陡峭的山崖上長了許多彎彎曲曲的樹木。除了涉水,已經沒有路了。還好我們有這個準備,登山鞋太厚重,在水裏泡著行走不方便,赤腳在溪水裏走又容易受傷,我們便脫了登山鞋,穿了備用的膠鞋涉水。
小琳擔心的問道:“要是山勢一直這樣,我們會不會找不到地方上岸?而且一旦溪水再變深,我們就麻煩了。”我打開GPS,發現離預計的龍眠穴還有不短距離,要是不走水路,在沒有路的山上繞圈圈,恐怕得多花好幾天的時間。
我說:“在山上開路要難走得多,沒辦法了,隻有再往前走走看!”
小琳說:“青石村的張大爺不是說先民們幫清靈子修過住處嗎,肯定有一條路通往龍眠穴。”
潘胖說:“那也不一定,說不定村民就是爬山涉水過去,在那裏就地取材修造建築。或許走的就是我們這條路。你看兩岸都是峭壁,目前隻有往前走了。”
我說:“潘大嬸說得對,即使有路,這過了兩千年,道路恐怕被早就無法辨認了。咱們還是走水路,我們沒有時間尋找其他的路。”
又走了兩個多鍾頭,溪水居然慢慢變深了,河床也變得不平坦起來,我們把褲腿盡量紮高,一深一淺的艱難行進著。走著走著,突然聽見後麵傳來一聲什麼東西拍打水花的聲音,同時潘胖“哎喲”大叫一聲,然後“咚”的一聲栽倒在水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