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十五分鍾身敗名裂(9)(1 / 3)

八·周星馳

性,除了我們常常會把它用來形容女性,其實另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要看它的文化脈絡是什麼。因為當它的文化脈絡鑲嵌在非常男性化主導的一個社會的時候,其實男性的性是會主導女性的性的。女性的性感是由男性來定義,女性的性感也必須要由男性的性感來體現的。我希望這樣講不會太玄哦。香港的性感男人,其實很多人都會把他認同為就是最有名的那幾個。但是最有名的那幾個呢,其實就是最不性感的。因為他們的符號性很強。唯一一個相對來講大家都覺得他很性感的,是誰呢?梁朝偉。問題是,梁朝偉的性感比較像吃了藥。所以很多人在說梁朝偉性感的時候,他會把他作為私下的收藏,而大家真正在推崇的那些男人,從來不是梁朝偉。若是用藝人代表一種香港精神,大家來推舉的,一定離不開兩個:一個是周星馳,一個是劉德華。但是他們兩個“性感”嗎?都不“性感”。周星馳是自己覺得自己很性感。而你去問很多男生,他們也都希望自己是周星馳,很少男生會希望自己是梁朝偉,也很少男生會希望自己是劉德華。這個問題我也在大學裏麵跟同學聊過,我問:“世界上如果今天隻剩下一個人的話,你會希望是周星馳,還是劉德華?”“周星馳。”“為什麼?”他們會說,要那麼努力幹什麼呢?就是當一頭牛,根本享受不到生活。所以他們覺得周星馳是他們的認同對象。所以這也是現在香港女生很苦惱的一件事情,當有那麼多男生覺得自己是周星馳的時候,而她們又不覺得周星馳性感,那怎麼辦?她們希望得到的是梁朝偉,但是年輕人會覺得,“我還不能是梁朝偉,我沒有那個條件哦,我也不可以去想象自己是。”為什麼?因為梁朝偉已經長大了,周星馳還沒有長大。

所以性這個東西,在香港,如果從一個男人的角度來講,周星馳就是給了香港男性一個合理化的理由或是借口:“我爽到就好了,你有沒有爽到無所謂。”當然香港還有更成功的人,比如說李嘉誠。我們會急切地說希望變成李嘉誠嗎?應該不會吧,會希望得到他的錢和他的權吧,但不會希望是他那個樣子。他們希望的其實就是像周星馳這樣的,可以無厘頭,可以耍寶,可以就是玩玩玩玩玩……當香港的男生他們認同的對象是那麼有代表性的這個周星馳的時候,大家對男人的預期、盼望、追求,就注定是要落空。

很多人說,香港有一個無厘頭文化,很好,大陸沒有。那我今天就要說,其實大陸一直都有,隻不過它不叫無厘頭,它叫犬儒。犬儒沒有離開過我們,隻不過有人用了一個大家覺得還蠻耍寶的形式把它表現出來,然後它就好像是個新鮮的產物,其實骨子裏它並沒有那麼新鮮。當一個民族——或者就說是這個社群吧,不要講那麼大——他是那麼推崇犬儒的時候,所有的力氣對他來說都是沒用的,他就是應該在那邊等嘛!他就應該好像周星馳那樣子,突然之間就有特異功能嘛!周星馳的電影受歡迎,跟特技很有關係的。他即便沒有科技賦予的特技,都會在口頭上有特技。是這種特技讓一個男人或者說很多的男人突然之間覺得自己有力量了,但是這種力量它也會自我消耗,消耗到差不多的時候,突然之間你會發現,哦,這真的是跟現實的距離太遠了。然後就沒有辦法再往下走了。

所以,周星馳對我來講和香港小姐選美是一樣的。他是一個Cinderella,周星馳就是男孩子中的灰姑娘——不要以為男孩子中沒有灰姑娘哦!當你看著周星馳在《功夫》裏可以到最後,突然之間變成神一樣,那其實就是他灰姑娘變身的時候了。當然我們也可以說,在壓力那麼大的中國文化當中,或者在香港壓力那麼大的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當中,這樣的一種自我釋放或者自我想象,是可以減去某一些壓力的。但是,我會覺得,在消除一些壓力的同時,它也會帶來無力感。因為你回到現實的時候,其實就感覺不到自己有那種解決問題的能力了。

周星馳的文化,我覺得,還是有一個淵源,那個淵源其實就是韋小寶文化。而韋小寶文化的源頭,就是香港叫做salesmanship的文化。[這裏怎麼翻呢?推銷員文化,對!對。]香港是一個推銷員文化很濃重的城市。推銷員的意思就是:你要用你的嘴巴來把不好的東西講得好。因為香港其實沒有很多條件,從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脫貧”,很重要的就是要靠貿易,要靠賣東西。推銷員文化不一定就是街上的推銷員,其實各行各業都有推銷員。因為他們必須要把東西成功地賣出去。所以第九個很重要的基因,是我們從七十年代就開始發酵的一種推銷員文化——我們的商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