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工作上要與男人看齊 職業性因自信而美麗
人不是因美麗而可愛,而是因可愛而美麗;不是因漂亮而美麗,而是因自信而美麗。這份自信源於自己的才幹、智慧和成功。
雖然,在秘書等這一小範圍的招聘中,對女性的要求往往是“美麗”比“本科”重要。但更多的就業領域中,在今後的工作經曆中,外表的“美麗”隻是“開場白”而已,真正的機會還是取決於自己在工作中的勤奮、才幹和智慧。
下麵我們便來聽聽幾位年輕女孩對此的見解:
1.美人好辦事
生活中,女人好辦事,美女更好辦事,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我所競聘的是紡織工作,典型的勞動活,與選美不搭界的,居然也未免其俗。20年前,我是“國家戶口”,高中畢業後好找工作,正巧紡織廠招工,我就去應聘,但不抱希望,因為我讀書時患膽結石,開過刀,體檢時就查出來了。我長得像劉曉慶,麵試那天,我一進門,有一個人(後來知道是勞資科長)大笑起來:“劉曉慶!”經他一說,在場的其他幾個麵試者立即附和起來,並牛頭不對馬嘴地議論起了《垂簾聽政》什麼的,等笑夠了才想起正事,隨手一圈——下周一來上班吧。這麼順利!在以後的工作中,我這“象形”的麵容給請假、晉級提供不少方便,甚至出門也不必像其他女工一樣被門衛當做賊來打量!
美人好辦事,有人歸結為因為男人好色,其實錯了。孩子也好辦事,為什麼呢?人都有嗬護美、向往美、追求美的心理。這種心理引導著大家積極地愛美扮美學美,無論高矮胖瘦,隻要注意,總能裝扮出個性的美。正如一個花園,不論色彩形態,隻要是花朵就有它獨特的美麗。真希望走在街頭,如同走在花園,每個人都是一朵美麗的花,多好!
2.美麗麵前人人平等
18歲那年,父親通過熟人的介紹,讓我這個不成才不愛讀書的女兒去銀行上班。應聘那天,兩位主考官對我的外表有了一番對話。
一個說:“這個妹子長得大套子(長沙話,意為一般)。”一個說:“還行,不難看。”他們沒有問我一句與業務有關的話。我那時年少氣盛,對他們這些話極為反感,於是不顧父親的勸阻,扭頭就走。我想我一定要考上大學,我不要做單位的“花瓶”。大學畢業後,我也有過去人才市場找工作的經驗,我發現,那些對外表的要求比對智慧的要求更高的單位大多虛有其表,而有發展前途的單位,更看重你的水平與學曆。不過有句話說得好:“女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是因可愛而美麗。”而有氣質的女性無疑是可愛的,在供大於求的人才市場,有氣質的女性絕對比漂亮的女性更容易找到工作。哪裏有需求,哪裏就有供給。
最近連出了幾例女大學生拿“寫真集”求職的事情,公眾一片噓聲。我覺得對於這幾位女大學生來說,這未免有失公平。
大學生到招聘會上應聘,是一種自我推銷,屬於市場營銷行為。美國管理學大師杜拉克說:“市場既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自然或經濟力量創造的,市場是商人創造出來的。”杜拉克先生說的自然不錯,他說的市場應是相對於一種產品的新市場,而我們這裏討論的是人才市場。用人單位(其實主要是個人)對女大學生的美貌甚至美色的“市場需求”是那些出示“寫真集”的女大學生創造的嗎?顯然不是,那個市場在她們之前早就有了,她們也隻不過是事先了解了市場行情,來主動適應市場罷了。這裏應該套用這樣一個規律:有什麼樣的市場需求,就有什麼樣的商品。這些女大學生們也是病急亂投醫——現在的人才市場,畢竟是買方市場——為形勢所迫。要杜絕這種荒唐的現象,應該先端正那些老板的人品、整肅用人機製再說!
說句大實話,我自認為長得並不漂亮,沒有魔鬼的身材,更沒有天使的麵孔。小時候我內心自卑極了,但我用快樂來武裝自己,用學習成績來彌補,還有一顆善良的心……長大後,聽人說美麗是女人的資本。這下可慘了,難道書白讀了嗎?心靈善良也不起作用嗎?那次是在南國的人才市我與一位小姐同時被一家貿易公司秘書部招去試用。看著她,我心裏一點都不舒服(女人的嫉妒心理),因為她比我漂亮,還有幾絲高傲。她的存在給我帶來很大的壓力,我不敢多想,隻能在工作上一絲不苟,在業餘時間裏勤奮學習,挖掘我全部的潛力,踏實、快樂地工作著,盡量給周圍帶來活力與歡樂。3個月後,我任公司秘書部部長,那位漂亮小姐則因為考試不過關被淘汰了。而老板竟然說我有氣質、有內涵、有實在的能力。對於這一誇獎,我一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