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之上的追求9(1 / 3)

第八章

組 織 運 營

如何提升組織能力

老板個人能力再強,也隻是大業務員+大技術員。一個企業隻靠老板一個人活著,所有的人都拿著低工資,過著小個體戶級別的日子,這樣的企業,往往以老板的身體出現健康狀況為轉折點。老板的鬥誌與理想,在殘酷的現實環境當中,變得非常的蒼白。

所以很多企業家的結局是一勝九敗,即隻掙到了錢,其他的基本都輸了。

大多數企業家做夢都想做一件很偉大的事,就是經營一家幸福的企業,核心就是其組織能力非常強大。也就是,組織是每個人的組合體,創造巨大能量,而不是一個人的英雄主義。

企業如何由老板的個人能力向組織能力轉化?

組織能力是由組織機製與組織人才決定的,所以組織係統能力與人才的培養能力特別重要。

由老板個人能力向組織能力轉化需要一個“鐵三角”關係:良好的合作利益鏈機製、企業產品戰略、人才通道與訓練。

其中包括十個工具能力。

1.企業產品定位。

2.高管薪酬。

3.股權機製。

4.考核與目標。

5.企業晉升訓練。

6.企業晉升標準。

7.營銷業務流程。

8.招聘體係。

9.能力訓練。

10.客戶係統。

從機遇型向係統型過渡的過程中,老板確實需要顧問,需要係統輔導。偉大的企業,都是不斷地從依靠老板個人能力向提升企業組織能力轉化的。

團隊管理靠關係不如靠格局

很多企業老板與管理者都有一種思維,就是靠關係來維護企業,用親人,用同學,用老鄉。其實,優秀企業都是靠格局發展起來的。

格局包括三個重要內容:企業使命與願景、企業家的人格、企業機製與分配。

靠關係維護的企業,首先會形成內耗。既要用人,又要防人,不但企業累,應聘的人才也累。試想一下,哪個一心幹大事的職業經理人,願意在這樣的文化下浪費青春與時間?

靠關係維護的企業家,一是想企業利益最大化,二是想通過關係控製人。他們也有自我不成長的恐懼感。一旦合作夥伴因為有更好的發展機會而離開,他們往往會拿出“關係”二字或“感情”二字來打壓,最後往往會導致企業走大彎路。

企業家想建立真正的團隊,需要在三個方麵下功夫。

1.戰略思維需要提升,產品設計與產品方向選擇的能力需要提升。

2.需要提升企業家本身的氣質與格局,分配好機製。

3.在培養人上,需要真心地幫助別人成長,而不是帶有利用心態。

這是格局的基本層麵。有人會認為格局是虛的,而錢是實的。格局本來就是虛的,虛到99%的人不知道它的威力;錢本來就是實的,實到99%的人沒辦法成為富豪。

所以,第一要相信,沒有相信,沒資格談格局;第二要利他,不利他,沒資本談格局;第三要幫助,不幫助,沒資質談格局;第四要布道,不布道,沒資曆談格局。

讓關係站到一邊吧,隻有內修成長,才會吸引到優質的資源。

企業創業六步法則

1.推動業務流程。核心工作是做好業務流程,設計好產品銷售方案,找到客戶,拿回現金。(此步能生存)

2.管理產品貨源。要麼創造獨特產品,要麼設計創新型產品,要麼下沉營銷、增大銷售額、代理別人產品、增加返點額。不管如何,核心工作是提高談判權,提高銷量。(此步能發展)

3.創建銷售平台。招聘及培養團隊,管理企業精神與文化,打造銷售團隊及幹部,出單。雖然這是一個大工程,但團隊需要抱團打造,才會形成有競爭力的品牌。(此步可以擴張)

4.研發領先產品。分析競爭對手產品,切割企業產品定位,找到獨特的產品需求,從而研發具有領先意義的產品。(此步真正形成競爭力)

5.建立管理係統。財務係統保安全,組織係統激活人,營銷係統創利

潤。(此步增加企業成熟度)

6.交鑰匙工程。幫助客戶形成解決方案,真正向實力公司與品牌公司進發。(此步能走向強大)

團隊的命脈

1.團隊是用來抱團取暖的,不是用來相互抱怨的,誰也不比誰牛多少。

2.一個人很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但絕對看不到自己的缺點,所以少說別人缺點,多征求別人意見,發現自我不足。

3.一個人的視野與自己的事業空間有關。所以,在沒有大事業空間時,學會吃虧是很重要的。

4.不要輕易放棄一個有潛力的人,也不要輕易收留一個不把團隊當回事的人。

5.從來不幫助別人的人,一定會被淘汰於團隊之外。

6.維護團隊走向強大的第一個條件是道義,道義就是做事光明正大。

7.沒有業績與利潤的團隊是最艱難的,誰在這個時間抱怨,誰就最先受到傷害。

8.無論你多麼能幹,你的關鍵性缺點沒有改掉,那你可能有成績,但不一定有功勞。關鍵性缺點的第一條就是,長了一張愛抱怨的嘴。

9.幫助自己職業化,幫助他人職業化。不管你是遊俠還是屌絲,關鍵時刻(MOT)得負起責任,擔當重任,一直當遊俠的人會被錯判,冤死。

10.相信你的隊員是你成為好領導的前提。

企業家如何識人

想看準一個人,需要三步:第一步,看素質;第二步,看勝任力;第三步,看價值觀。

為什麼很多人看人會看錯呢?因為總習慣隻看第一步。

第一步的內容包括:形象、表達呈現、溝通能力、學曆、工作簡曆、理解能力、知識量。我們對人產生誤判,往往是因為有些人在第一步裏表現得非常好,給人的第一印象很好。

第二步的內容包括:執行能力、訓練他人能力、影響能力、目標感及實現力、知識轉化力、主動性、責任感。這是一個人有成就的基礎。很多人在第二步出現了問題。有的人說,我學曆高、長相好,為什麼沒有成功?原因很有可能就是沒有目標、恐懼擔當、懶惰。有知識但懶惰的人是最可惜的。當做好第二步時,有些人已有成就了,但絕不是集大成者,集大成者需要有第三步。

第三步的內容包括:財富認識需求、創新能力與轉化能力、領導教練能力、機製係統能力、社會責任感、使命感、付出幫助能力、價值成就力。擁有這些的人是社會中最有價值的群體,付出大於索取,訓練他人並成長自我,有事業並有耐心。

需找合作的夥伴,要看其價值觀:為自我還是為他人、生活型還是社會型、學習成長型還是守成型。價值觀的核心是,如何看自己與社會的關係。有一種人成大器,他來到這個世上就是為了驗證價值。

所以,三步走,節約時間看人準確。

係統如何執行

係統執行,就是從學習係統,到做係統工具,再到導入係統,實現係統落地,從而達到解放老板、利潤倍增的過程。

1.一個決心:企業操盤手的勇氣。

2.兩個要素:好係統、好平台。

? 好係統:原理標準、工具合理、共贏思維的係統。

? 好平台:要有人與團隊來執行,不能光喊口號。

3.三部曲:

? 用一年時間複製一套係統。

? 用三年時間優化一套係統。

? 用三到十年時間創新係統。

4.係統軍隊:四支“鐵軍”。

? 財務鐵軍:規範稅金、成本、現金、賬務、預算等財務管理。

? 成交鐵軍:從市場拿來錢,通過機製分配,實現客戶、成交手、企業三方共贏。

? 管理鐵軍:從運營到行政管理,再到人力資源匹配與訓練。

? 技術鐵軍:實現產品研發、創新、交付一條龍服務。

5.五個培訓班:儲備幹部訓練營、技術通關訓練營、業務通關訓練營、運營訓練營、TTT(企業講師訓練營)。

6.六大文化:相信、實幹、PK、服務、競爭力、超值產品。

7.七個行為:收到現金、擴張團隊、遵守係統、文化正能量、獲得利潤、公平文化、有使命。

8.八個環節:策劃、定位、品牌、投資、機製、營銷、采購、平台。

? 策劃:我做什麼行業。

? 定位:我做什麼產品。

? 品牌:我有什麼文化價值。

? 投資:我準備做多大。

? 機製:我如何分錢。

? 營銷:我如何收到錢。

? 采購:我如何做出產品。

? 平台:我創造多大事業。

9.九個工具:目標責任書、薪酬分配表、績效考核、晉升生涯表、業務流程係統、企業綱領、財務信息簡表、財務流程手冊、預算管理表(第一批導入工具)。

10.十項法則:

? 三維整合:對專家、管理、代理商的三維整合。

? 打通產業鏈及產品鏈,形成商業生態。

? 核算賬:算好賬,算清賬。

? 高管分紅及股權激勵。

? 六度營銷:全部力量參與營銷。

? 菲爾德薪酬:激活銷售團隊。

? 平台打造及平台文化:自己的團隊親自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