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別讓科技毀了健康 冰箱保鮮,但不保險
不知道你發現沒有,在許多家庭裏,冰箱幾乎成了食品的“保險箱”,不管是什麼食物,生食還是熱食,蔬菜還是肉類也不管食物適不適合放入冰箱,隻要往冰箱裏一扔,就覺得放心了,萬事大吉了,給食物的品質上了保險。其實,冰箱能使你的食物保鮮但不能保險。
1.滋生細菌
在低溫環境中,食物本身的代謝隻是放緩,並未停止。多數細菌並不會因低溫死亡,相反,許多微生物很容易在低溫下生長繁殖。
2.偷竊營養
冰箱可以偷竊食物中的營養,特別是那些富含維生素的蔬果菜肴。據研究證實,黃瓜在4℃的冰箱中儲藏24小時會使維生素C含量下降30%。
3.破壞美味
冰箱會破壞食物的美味,甚至令其變質。例如香氣撲鼻的新鮮麵包、新鮮誘人的香蕉與荔枝,還有風味別致的豆醬、火腿、肉罐頭,經過冰箱儲存,往往顏色盡失、美味不再,搞不好還會吸附一些異味。
4.冰箱疾病
直接來自冰箱的食物會導致胃內黏膜血管急劇收縮、痙攣而引發胃部不適甚至導致胃病,而那些在低溫環境下滋生的微生物可以導致急性腸炎甚至痢疾。
5.製造毒物
周末:大采購,把所有的蔬菜全部放人冰箱內,認為這樣可以安安穩穩地吃上一周的新鮮蔬菜。其實這種做法非常危險。蔬菜中原本含有硝酸鹽,在硝酸還原酶的作用下會形成亞硝酸鹽,這種物質具有毒性,食用後可導致機體缺氧。冰箱中的熟菜也是亞硝酸鹽的製造者,吃過的剩菜受到細菌和唾液中酶的汙染,亞硝酸鹽形成的速度更快。
溫馨小貼士
冰箱宜放在通風的地方,以利散熱,並增加冰箱的製冷能力。一般要求冰箱與周壁的距離不少於10厘米。提防“冰箱綜合征”
“冰箱綜合征”引發的原因是長期食用冰箱內的食物而導致的各種疾病,如惡心、頭暈、頭痛、肺炎、胃炎、腸炎等。
1.頭痛
為了消渴解暑,人們往往喜歡吃一些冷凍的食物,如冰激淩等。當快速食用剛從冰箱冷凍室取出的食品時,常常會出現頭痛,持續20~30秒。因為剛從冰箱取出的冷凍食品和口腔內的溫度形成較大反差,口腔黏膜受到強烈的刺激,引起頭部血管迅速收縮痙攣,從而產生頭暈、頭痛甚至惡心等一係列症狀。有偏頭痛的人,更易引起刺激性頭痛。
2.肺炎
在電冰箱門的密封條上的微生物達十幾種,在冷凍機的排氣口和蒸發器中同樣容易繁殖真菌。如果冰箱平時不經常擦洗,在室溫25℃~35℃、相對濕度70%左右時,就為黴菌生長繁殖創造了最佳條件。當真菌隨塵埃散布到空氣中,被體質較敏感的人吸入後,就可能出現咳嗽、胸痛、寒戰、發熱、胸悶以及氣喘等肺炎症狀。
3.胃炎
因冰箱內的食物引發的胃炎症狀為:在食入過多的冷食半小時到一小時後,突然出現上腹部陣發性絞痛,有時會躥至背部,嚴重時伴有惡心、嘔吐、冷戰、精神疲憊,一般不腹瀉。這種胃炎不是真止的炎症,是由十冰箱內所儲存的食物或冷飲與人體胃內溫差太大,而引起的非炎症性胃痙攣。
老年人發生這種胃炎後,常可引起反射陛的應激I生冠狀動脈缺血,從而引起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4.腸炎
冰箱內的冷凍溫度不能將全部細菌殺死。如果食品放置不當或時間過久,仍可出現發黴、幹枯、變色等腐敗變質現象。
那麼如何防止腸炎呢?我們最好將從冰箱內取出的食品充分加熱後再食用,否則便可能出現腹瀉、惡心、嘔吐、發熱等症狀,導致痢疾、耶爾森氏菌腸炎和食物中毒等“冰箱綜合征”。
溫馨小貼士
食物解凍後不宜再進冰箱,因為反複冷凍可使食品中的營養成分流失。看電視時要常開窗
烈日炎炎的夏季,開著空調看電視似乎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其實這種做法不利於身體健康。看電視時最好打開窗戶。
首先,電視、電腦中都加入了會散發溴化二苯醚氣體的保護劑,長時間在密閉的室內看電視或用電腦,很可能會受到這種毒氣的侵害,出現肝腫大、脫發等症狀。
其次,電視機在使用時會產生電磁輻射,如果人們在看電視時經常關閉著門窗,熒光屏發出的電磁輻射在室內聚積,不僅會使人產生疲勞、眼睛酸痛、頭痛等不適感,嚴重時還會對人體的內分泌、免疫係統和生殖機能產生不良影響。
如果連續看電視超過2個小時,同時緊閉門窗,再加上開著空調,上述兩種危害都會成倍增加。
溫馨小貼士
飯後不宜立即看電視。因為,飯後人體的消化器官需要大量血液供應,如果飯後立即看電視,會使消化器官獲得的血液供應量相對減少,從而有礙食物的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