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蛇公榮嗜博(1 / 1)

《蛇公榮嗜博》

晚清時期的廣東地區,有一位著名的伶人,人稱蛇公榮。他以其獨特的唱腔和精湛的演技而聞名遐邇,但蛇公榮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嗜好——嗜賭如命。然而,這位伶人又有一個令他頭疼的問題——懼內。

每年,蛇公榮都能從戲班中賺取一筆不菲的唱資。然而,每當他拿到這些錢時,他的妻子總是早早地找到戲班班主,將其中一半的錢要走,用於家庭開支。剩下的錢,蛇公榮則任憑自己揮霍在賭場上。

每當蛇公榮在賭場中輸得精光時,他總是憤怒不已。然而,這種憤怒並非針對賭場,而是轉化為他舞台上的激情。在舞台上,他高歌猛進,演技更加精湛,仿佛將心中的牢騷與不滿都傾瀉而出。

漸漸地,觀眾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規律:每當蛇公榮在賭場上輸得越慘,他在舞台上的表現就越出色。因此,每當觀眾期待一場精彩的演出時,他們總會默默地祈禱蛇公榮在賭場中輸得一塌糊塗。

《汪淵若好博》

清朝同治年間,陽湖有位名叫汪淵若的太史洵,他以其深厚的書法造詣和廣博的學識聞名於世。汪淵若因家境貧寒,不得不以賣字為生,他僑居在繁華的申江。由於他曾是翰林院的學士,名聲在外,人們紛紛爭相購買他的書法作品,每年因此獲得的收入可達萬金。

然而,汪淵若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嗜好——賭博。他對賭博的熱愛幾乎到了癡迷的程度,每當他拿到賣字所得的收入,總是忍不住要去賭場一試身手。無論他贏得多少金錢,這些財富總是如流水般從他手中流過,從未在他的口袋裏停留太久。

汪淵若的朋友們都勸他不要沉迷於賭博,應該好好守住自己的財富。但他總是笑而不語,淡淡地說:“這些錢都是我用筆墨換來的,我用手指得到它們,自然也會用手指失去它們。我從未想過要成為守財奴,隻想活得瀟灑自在。”

《簽捐票》

彩票的起源與變革

在古老的中華大地上,彩票的興起源於一次偶然的創新。最初,我國的彩票雛形是粵商推出的“江南票”,它像一顆種子,悄然生根發芽。然而,當湖北的“簽捐票”橫空出世時,整個局麵為之一變。

在商辦彩票的時代,每當開獎之際,負責登記號碼、公布中獎信息的,不過是一兩個公司的小職員,他們默默地執行著這些任務,未曾引起太多的關注。但湖北卻不同,總督大人親自出馬,委派了司道級的官員來代辦彩票事務,以此彰顯對彩票事業的重視。

每當開獎之日,這些官員們身著官服,頭戴翎頂,璀璨奪目,仿佛整個朝廷的威嚴都凝聚在了他們身上。他們不僅為彩票的開獎增添了莊重感,更讓那些原本默默無聞的小職員們瞬間身價倍增。

而“簽捐”這個名字,其實是源自日本。在日本,彩票被稱為“富簽”,寓意著購買彩票能夠帶來財富和好運。當湖北的官員們將這一名稱引入中國時,不僅帶來了彩票的新玩法,更帶來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就這樣,在曆史的長河中,彩票逐漸從一種簡單的遊戲演變為了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行業。它見證了時代的變遷,也見證了人們的夢想與追求。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