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龍鳳白(外一篇)(1 / 1)

《龍鳳白》

光緒年間政局風雲變幻。黃仲弢學士紹箕,作為張文襄公之洞的得力幕僚,每日都忙於處理各種政務與機要。一日,他收到了一封來自漢口文芸閣學士廷式的親筆信。信上字跡遒勁有力,內容卻帶著幾分神秘:“芝生、竹岡、建侯三侍郎有書致問,請即渡江,商同裁答。”

黃仲弢心中疑惑,不知這三人所為何事,如此緊急地召喚他過江。他放下手中的公務,匆匆收拾行囊,乘船渡江而去。

到了漢口,文芸閣學士廷式早已在江邊等候。兩人一見如故,手談之間,黃仲弢忍不住問道:“芝生、竹岡、建侯,這三人究竟是何許人也?他們有何要事,竟要勞煩我親自過江?”

文芸閣學士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這三人之姓,合之則為龍鳳白。他們借用了龍湛霖、鳳某、白桓三人的姓氏作為隱語,想必是有大事相商。”

黃仲弢聞言,心中一驚。龍湛霖是當朝重臣,鳳某和白桓也皆是朝中名望頗高的官員。這三人聯手,必然是有重大的政治動向或機密事務要商討。他心中暗自盤算,這次過江,恐怕會卷入一場波譎雲詭的政治旋渦之中……

《徐某戒博》

在清朝的海寧硤石鎮,住著一位名叫徐翁的商人。徐翁以經商起家,他善於把握時機,轉危為安,對錢財的計較更是精細到錙銖必較的程度,就連親戚們也難以從他那裏占到半分便宜。然而,他唯一的兒子卻是個嗜賭如命的人,常常背著父親偷取家中的錢財去賭博,每日輸贏高達數萬兩銀子。

徐翁對此深感憂慮,卻束手無策。他知道,自己的兒子生性頑劣,難以管教,但又不忍心看著他繼續沉淪。就在這時,他偶然經過鎮上的廣善堂,看到那裏正在為無主的棺木和貧窮的子孫無力安葬的逝者舉行義葬活動。但由於資金短缺,這項善舉無法惠及所有人。

徐翁心中一動,他決定將自己的三百畝良田捐獻給廣善堂,用於支持這項義舉。有人問他為何如此慷慨,他淡淡地回答道:“我的兒子不成器,不出幾年,我的家產就會被他敗光。與其讓他拿著這些錢去賭博,不如用來做善事,為逝者提供一個安息之地。”

然而,徐翁的兒子並未因此收斂,反而賭得更加瘋狂。徐翁見狀,心生一計。他在家中儲備了數十萬兩銀子,對兒子說:“你盡管去賭,輸了錢自然要還。這屋裏的錢你隨便取用,但有一點,賭徒不得踏入我家門,你就在門外拿錢給賭客吧。”

於是,賭徒們每天都聚集在徐家門口,徐翁的兒子則拿著成串的銅錢,從屋裏走到門外,再走到廣善堂的路上,如此往返數十次,疲憊不堪。他看著屋中的錢一天天減少,心中開始感到惋惜和不安。他歎息道:“這些錢來之不易,難道輸掉它們就不難嗎?”

終於有一天,徐翁的兒子跪在父親麵前,淚流滿麵地發誓不再賭博。從此以後,他變得勤儉持家,比父親還要節儉。在他的努力下,徐家的家境日益殷實,最終成為鎮上的富戶。而徐翁的善舉和智慧也被人們傳頌至今。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