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具作對》
賭場上不止是吆五喝六喝雉呼盧,有時候也會有一些風韻雅事出現。
清末民初的江南風景如畫,一家賭館燈火通明,人聲鼎沸。這裏是富豪們尋求刺激、尋求財富的地方,也是各色人等雲集、充滿神秘與刺激的場所。然而,今晚,一場不尋常的較量卻悄然上演。
一名陌生男子,麵色冷峻,步履堅定地走入賭館。他並非來尋歡作樂,而是帶著一種別樣的目的——索詐。他環顧四周,目光銳利如鷹,似乎已經鎖定了自己的目標。
賭館中的賭徒們見狀,紛紛竊竊私語,猜測這名男子的來意。就在這時,一名資深的賭徒站了出來,他微微一笑,向那名男子提出了一個挑戰:“既然你有膽量闖入這裏,那就來場文鬥如何?我們以賭具上的‘天地人和一二三四’八字為題,各自聯詩,看誰更能妙切此時此地。”
男子聞言,眉頭一挑,似乎對這個提議頗感興趣。他稍作沉吟,便應聲而出:“一叢人影三弓地,四麵和風二月天。”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詩句中透露出一種獨特的韻味。
賭館中頓時鴉雀無聲,眾人都被男子的詩句所震撼。這詩句不僅巧妙地嵌入了賭具上的八個字,還生動地描繪了賭館中的景象:人們圍坐在賭桌旁,仿佛一叢密集的人影;賭館內的氣氛緊張而刺激,仿佛拉滿了弓弦的戰場;而賭館外則是和風拂麵、春意盎然的二月天。
眾賭徒紛紛對男子投來讚許的目光,他們被男子的才華所折服。於是,他們紛紛慷慨解囊,厚贈於男子。從此以後,這種以賭具為題,聯詩的方式在賭館中流傳開來,越來越多的人效仿這種文雅而有趣的方式來解決爭端或尋求樂趣。而那名男子的詩句也成為了賭館中的一段佳話,流傳至今。
外一篇 《闈姓》
科舉製度是古代選取人才的主要手段。但是在賭博盛行的古代,誰能想到連科舉都能成為賭徒們用來賭博的手段。
廣東這片繁華之地,一種特殊的賭博方式——“闈姓”悄然興起。闈,是古代科舉製度時候對考場的稱呼。“入闈”這個詞就是來源於這裏。“闈姓”,就是每逢鄉會試或歲科試前夕,賭坊中便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賭徒們紛紛下注,試圖預測科舉考試中上榜者的姓氏。
賭坊的莊家會事先列出一些常見的姓氏供賭徒們選擇,每個人都可以指定若幹姓氏作為自己的賭注。待到榜單公布之日,根據所猜中姓氏的數量,賭徒們便能獲得相應的回報,往往賭注高達百萬之巨。
有些姓氏較為罕見,賭徒們為了增加中獎的幾率,甚至不惜暗中運作,替那些姓氏的學子代寫文章,打通關節,以確保他們能夠金榜題名。這種風氣在廣東地區尤為盛行,無論貧富貴賤,人們紛紛投身其中,就連一些士紳也參與其中,分一杯羹。
官員們最初對這種賭博方式並未加以禁止,反而將其視為一種籌款手段。在光緒年間,政府甚至開始抽取“闈姓捐”以資助軍餉。然而,隨著賭博活動的日益猖獗,其負麵影響也逐漸顯現。一些家庭因賭博而破產,社會秩序也受到了嚴重衝擊。
終於,在輿論的壓力下,政府不得不采取行動,嚴禁“闈姓”賭博活動。這場持續了數十年的“闈姓風雲”終告一段落,廣東的科舉時代也在這股浪潮中逐漸落幕。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