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女冠廣真為朝士所師事母事(外一篇)(2 / 2)

奏折呈上後,宣宗皇帝震怒不已,立即下旨派九門提督和順天府尹捉拿廣真女冠。經過審訊,廣真的罪行被一一查實,她最終被處以極刑。莊王被褫奪爵位,貝子則被圈禁在高牆之內。

而馮某因直言敢諫、不避親貴而得到了皇上的賞識和晉升。他躋身九卿之列,權傾朝野。同時,他也沒有忘記那兩位徒弟的恩情,設法為他們脫罪,並讓他們在府中擔任了重要的職務。從此,馮某在朝中聲威日盛,成為了一代名臣。而那座靈官廟也在經曆了這場風波後逐漸衰落下去,成為了曆史中的一段傳說。

《謝寶勝嚐為道士》

在遼闊的中華大地上,有一個名叫謝寶勝的安徽人,他的一生如同波瀾壯闊的江湖傳奇,充滿了曲折與跌宕。

謝寶勝,自幼便對武術情有獨鍾,他以一身武藝投身軍旅,跟隨軍隊征戰關隴之地。在一次次的戰鬥中,他勇猛無畏,屢立戰功,終於引起了左文襄公的注意,並被其提拔為將領,成為了宋慶、馬玉崑兩位將軍的得力助手。

然而,命運的轉折點往往出現在最不經意的瞬間。光緒甲午年間,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謝寶勝隨軍轉戰遼沈,每一次戰鬥都幾乎讓他身陷險境。然而,在戰爭結束後,由於撤軍問題,他的部下們怨聲載道,甚至發生了騷動。馬玉崑將軍因此譴責了謝寶勝,但他堅信自己並無過錯,心中充滿了憤怒與不甘。

在憤怒與失望的雙重打擊下,謝寶勝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將自己所有的衣物、軍銜和榮譽獎章全部付之一炬,然後走進了一座深山中的寺廟,決定遁入空門,成為一名道士。從此,他隱姓埋名,人們隻知道他被稱為“謝老道”。

然而,江湖的風雲變幻莫測。不久之後,謝寶勝又重新出山,接受朝廷的任命,擔任了河南地區的督軍。他整頓軍紀,嚴明賞罰,使得軍隊煥發出新的生機。隨後,他又被任命為巡防營分統,率領軍隊駐紮在嵩山、洛陽、陝州、汝州等地。

在駐軍期間,謝寶勝以廉潔勇敢著稱,贏得了汴撫林紹年、吳重熹等朝廷重臣的賞識和保舉。終於,在宣統己酉年間,他被提拔為河北鎮總兵,成為了一方重將。

謝寶勝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從一個普通的武生成長為名震一方的將領,又在巔峰時期選擇遁入空門,最終又重返江湖、再創輝煌。他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了一代人心中的英雄傳奇。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