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廣真為朝士所師事母事》
在繁華的都門(民國時期人們對京城城門的稱呼)之中,有三道閘門,盡管身處紅塵鬧市,卻帶著幾分水鄉的風情。每當春光明媚之時,這裏便成了遊女如雲的勝地。在這片水鄉風情中,有座靈官廟,香火鼎盛,吸引了無數信徒前來朝拜。
道光年間,靈官廟的住持是個名叫廣真的女冠。她姿容秀麗,舉止優雅,每天閉門誦經,信徒眾多。她的居室布置得極為奢華,繡幔低垂,文茵鋪地,盡顯貴氣。
廣真與許多達官貴人來往密切,其中莊王和貝子容某更是與她過從甚密,引起了不少人的議論。每當有貴族家的女眷前來燒香,廣真總是熱情款待,讓她們在廟中的香積堂裏享用珍饈佳肴,那些菜肴仿佛咄嗟之間便能備好上桌。
更為奇特的是,廣真廟中的酒似乎有著神奇的魔力。人們喝了這酒之後,很快就會沉醉其中,而一旦喝醉,便會陷入夢境。有人說,這些夢境如同幻境一般,令人流連忘返。
廟中的許多器具都是由貝子捐贈的,其中最為奇特的是一張名為“幻仙”的榻。據說這張榻的機括十分靈捷,幾乎達到了鬼斧神工的地步。當喝醉的人躺在上麵休息時,便會進入一種神秘的幻境。然而,這個秘密隻有少數人知道,外人無法得知其中的詳情。
廣真不僅善於交際,還懂得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去結交權貴。那些渴望在官場上有所作為的朝士們,紛紛前來拜訪她,希望能夠得到她的幫助和提攜。有些人甚至拜她為師,或者像對待母親一樣對待她,隻為能夠在仕途上有所作為。
禦史馮某,在烏台(禦史台)中長久不得誌,深感困頓。他聽聞廣真女冠在朝中頗有人脈,便也籌措了些許資金,希望能通過廣真為自己鋪路。一日,他親自上門拜訪,卻恰逢廣真因事外出,隻有兩名徒弟在廟中。兩位徒弟熱情地留馮某用餐,席間卻有一人突然麵色凝重。
酒過三巡,其中一人突然放下酒杯,嚴肅地對馮某說:“馮禦史,您以清廉正直聞名,為何要走這等齷齪之路?難道您真的以為依靠我師父就能穩坐泰山嗎?這種僥幸之心不可長存,否則隻怕連冰山都不如。”
馮某被這番話驚得目瞪口呆,急忙追問其中緣由。那人便說:“您身為禦史,難道不能揭露奸邪、發掘隱情,以正直之聲贏得皇上的賞識,進而位極人臣嗎?”接著,他列舉了廣真女冠的種種奸邪行為和賄賂證據,並將記錄這些罪行的卷宗交給了馮某。
“這些證據足夠了,”那人說道,“您好自為之,不要有任何顧慮。若您真能成功,也請不要忘記我們。”
馮某聽罷,心中豁然開朗,立刻告辭離去。他連夜趕回府邸,秉燭夜書,連夜起草奏折,準備在次日一早便呈遞給皇上。奏折中詳細列舉了廣真女冠的罪行和證據,言辭犀利,直指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