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有一位姓黃的教書先生。他的生活並不富裕,每年靠微薄的薪資過活,這僅僅數十金的收入,連妻子的生活都無法保障。然而,這位黃先生卻有著高尚的品德和敬業的精神,他盡心盡力地教導著村裏的孩子們,絲毫不懈怠。
某一年歲末,學校放假,學生們紛紛告知黃先生,他們明年將跟隨商隊去外地學習經商。黃先生微笑著點頭表示理解,而心中卻為明年的生計犯愁。他知道,這個村子裏一共就那麼多孩子,可能今後沒有再向他求學的學生了。
學館距離黃先生家有幾裏地的距離,黃先生獨自一人慢慢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在思索未來的生計。這時候,路上遇到了一位老者。老者主動向他問道:“先生,您現在放假了吧?明年有沒有考慮好去哪裏教學呢?”黃先生有些無奈地回答說:“明年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設帳教課呢。”老者聽後,沉默了片刻,然後說:“我有一個親戚,他想要請先生去教他的兒子。如果先生不嫌棄的話,我們可以在他家設帳教學,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
黃先生聽後大喜過望,他正為明年的生計犯愁,現在終於有了解決辦法。於是,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老者的提議。老者見黃先生答應得如此爽快,心中也十分高興。黃先生問老者:“到時候我去哪裏找先生呢?”老者笑著說:“這件事情不用先生勞神。到時候我會親自來接先生的。”說完,老者告別黃先生,離開了村子,雙雙告辭而去。
黃先生回到家中,和妻子談起了這件事情,妻子也正在為生計而發愁,聽說黃先生找到了新工作,心裏也非常高興。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到了第二年。一天中午,黃先生正在家中讀書,突然聽到有人敲門。他開門一看,正是那位老者。老者笑容滿麵地說道:“先生,我來了。我的親戚已經派我來迎接您了。”言畢,從袖子裏先取出定金放在了桌案上,並對黃先生說:“這一點銀兩,是對黃先生的聘金。”黃先生低頭一看,老者放在桌上的至少有一百兩銀子。黃先生心中大喜,連連道謝。老叟希望黃先生立刻啟程隨他而去。黃先生答應,立刻吩咐妻子給他準備行囊。老者微笑著說:“不必啦,先生所需的船資路費,路上的花用,我都已經準備好了。”
他們沿著河邊走去,很快就來到了一隻小船邊。老者邀請黃先生上船,船隻解纜後迅速駛離了岸邊。黃先生心中十分興奮,他知道這次旅行將帶給他全新的體驗和機會。
船行三晝夜後,老者突然說道:“先生,我們已經到了。”黃先生疑惑地看了看四周,發現他們已經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這裏曲徑通幽,樹林茂密濃鬱,仿佛進入了一片亂山之中。再往前走了一裏多地,豁然開朗,幾間房屋映入眼簾。朱門華屋掩映在浮漚之中,顯得格外醒目。
進入大門後,經過一座堂屋,往左拐進一門。沿著曲徑前行,似乎是花園的樣子。山石花草竹木等景物錯落有致。中間有幾間屋子,非常精致整潔。老者微笑著說道:“這是先生的書房了。”
黃先生欣喜若狂,他萬萬沒想到自己會來到這麼好的地方。這裏不僅環境優美舒適,而且房屋器具也是非常精致華麗。老者對他說:“這裏的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先生可以安心在這裏教學了。”黃先生見這裏陳設雅致,於是很開心的住在了這裏。
預知黃先生之後遇到了什麼事情,請繼續關注下一集。
<上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