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武少曾為盜》
晚清時期,有一位被後人稱作“張忠武”的英雄人物,他曾經保障了江蘇和浙江的郡縣的治安,經曆了七八年的艱苦歲月。然而,由於兵餉大權被同事掣肘,最終他以身殉職。
張忠武本名叫張嘉祥,廣東高要縣人,他不僅長相俊美,而且文質彬彬,看上去就像一位儒雅的學者。然而,他內心卻推崇俠義精神,常常不拘一格地助人為樂。在他十五歲那年,他前往粵西,跟隨他的叔叔學習做生意。然而,他的內心並不喜歡這種生活方式,於是他開始與一些輕浮的俠義之士和惡劣的年輕人交朋友。
他的諸多朋友們中,有一位被土豪所陷害,張嘉祥聞訊後立即前去幫助他的朋友。在激烈的鬥爭中,他殺死了土豪及其爪牙,但這也讓他犯下了嚴重的罪行。官軍開始對他進行大規模的追捕,情急之下,他逃到一座山上落草為寇。
盜藪的頭領看中了他的相貌,將女兒許配給他。為了安身立命,張嘉祥同意娶頭領的女兒為妻。但是他內心深處是不喜歡草寇的生活的,所以他對頭領的女兒並不十分熱情。頭領的女兒其實也並不喜歡張嘉祥的疏遠和卑賤的出身。所以他們的夫妻感情並不是十分的幸福。盜藪頭領看在眼裏,為了鞏固張嘉祥的影響力,想要提升他的地位。但是頭領的這個決定並不被他的朋友們所認同。在盜藪中,按照慣例,頭領被稱為老大,而他的手下都以兄弟相稱。於是,張嘉祥被大家稱為“老幺”。
然而,張嘉祥其實是有功夫在身的。每次劫掠官軍,他總能比其他人有加倍的收獲,抵抗官軍時也總是能獲得勝利。這讓所有的盜賊都對他感到驚奇和佩服。有一天,山中糧食短缺,他們以借糧為名義,決定去搶劫越南的邊境地區。越南人使用象陣來進行防禦,這使得盜賊們的馬匹都驚慌失措。
張嘉祥想出了一個奇特的計策,他讓手下捕獲了數百隻老鼠,並在第二天將它們扔到地上。老鼠四處逃竄,而大象看到老鼠後都嚇得不敢動彈。於是張嘉祥成功地擊破了越南象陣,獲得了勝利,並帶回了大量的糧食。
不久之後,盜藪的頭領去世了,這次,幾乎所有人都推舉張嘉祥成為新的頭領。從此後張嘉祥有上萬的部下,平時訓練就用兵法來組織他們。他規定:“凡是搶劫官商的人不得殺人,財貨必須留下十分之一歸還給受害者,以便他們能夠重建家園和商業。”
但是,不久之後,官軍開始追討他們。山中兵器短缺,張嘉祥讓人找來很多竹竿,用來做抵擋官軍的兵器。隨著戰鬥的進行,竹竿變得越來越銳利,可以刺傷甚至殺死敵人。最終他們獲得了大勝利。
對於被俘虜的官兵,張嘉祥總是以禮相待並釋放他們,甚至寫信向他們解釋自己不得不為盜的原因。他說:“如果能夠得到赦免,我願意為你們效勞至死。”
當粵寇洪秀全在金田起義時,曾經派手下前去招攬張嘉祥。但張嘉祥堅決拒絕了邀請,他說:“我成為盜賊是迫不得已的,我怎麼可能跟隨叛賊呢!”
後來向忠武成為了廣西的提軍,他派遣紳士朱琦寫信給張嘉祥進行招安。張嘉祥同意了,並暗中與官軍約定攻打他的老巢,實際上假裝失敗投降了官軍。然後張嘉祥整理山中的財物並分發給眾人,遣散了他的部下並讓他們回歸良民身份。而他自己則主動投降於布政使勞崇光軍前,並改名為張國梁。皇帝賞賜他千總的軍銜。從此之後張忠武每戰必身先士卒,威名傳遍天下。
張嘉祥在十八歲時成為盜賊的頭領,二十八歲時改變自己的行為並投身軍隊成為一名保家衛國的猛將。在他三十八歲時為國捐軀,授諡號“忠武”。他一生大大小小經曆了數十上百次戰鬥,擅長以少勝多,總是能出奇製勝,行止坐臥都符合古代兵法的要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