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乙先盜而後賊》
在古老的淄川,有個貧民,我們不知道他的名字,姑且叫他做“某乙”。
在一年即將結束的寒冬,窮困潦倒的某乙身上隻有幾片破敗的衣裳,實在是難以抵擋這刺骨的寒風。他獨自一人,心中憂慮著如何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甚至不敢與妻子提及此事。於是,他手持一根白梃(就是手拿一根大木棍),悄悄地潛出家門,藏身於墓地之中,希望能在夜色中尋得一些劫掠的機會。
時間一點點過去,他的心情變得焦急,轉目四下無人,隻有寒風像刀子一樣刺入骨髓。正當他幾乎要放棄的時候,一個駝背的老者背著一個大包袱出現在路上。某乙心中暗喜,暗道:“買賣來了,這下至少衣服有著落了。”於是手提白梃從墳墓後麵跳了出來。衝著老漢大喝一聲:“呔!兀那老漢!值錢的東西馬上給大爺交出來!否則一棍子送你見閻王!”
老者哀歎道:“我身上實在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家裏已經斷糧,剛從女婿家討得五鬥米。”某乙見狀,一把搶過米袋,又想去剝老者的棉襖。老者哀求道:“我這麼大年紀了,寒冬臘月,若沒有衣服穿,我就直接凍死在這墳地裏了,你就可憐可憐我這一把老骨頭吧。”
某乙看著老漢的可憐模樣,心生憐憫,便放了他,獨自背著米回家了。
某乙的妻子見他突然背著米回來,疑惑地詢問他米是從哪裏來的,某乙撒謊說是討要賭債得來的。妻子相信了他的話,兩人開開心心的煮了一份噴香的米飯。飽餐過後,某乙感到身上也不那麼冷了,同時心裏暗自竊喜,覺得這辦法不錯。
第二天晚上,某乙再次前往墓地。沒過多久,他發現另一個手持棍棒的人也來到墓地。某乙看他的裝扮和自己很像,心想:“難不成是同道中人?”於是從潛伏的墳墓後轉了出來。那個持棒的漢子正準備埋伏,突然看見另外的墳頭後麵居然也轉出一個手持木棒的人。心下大驚,慌忙問道:“你是誰?為什麼藏在這裏?”
某乙微微一笑說:“我是行路之人。”
大漢回道:“既是行路之人,為何不去趕路?”
某乙大笑著說:“我在這裏等你呢?”
大漢自覺不識某乙,於是就問他姓甚名誰。某乙與大漢一做攀談,竟然是同病相憐,心中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於是兩個人決定聯手一處,做一票大的。
可是,兩個人一直埋伏到了日落西山,月亮起來,他們仍然一無所獲。正準備回去時,那大漢說:“你雖然選擇了這條路,但還隻是個新手。前麵有個村子正在嫁女辦喜事,家裏肯定很忙。你跟我來,等他們辦完喜事,咱們就偷他們的東西,然後咱倆再平分。”某乙聽後很高興,便跟著他去了。
他們來到一戶人家,隔壁房間傳來烙餅的香味,知道還有人沒睡覺。他們便潛伏在那裏等待機會。不久後,一個男人拿著拐杖出門打水,兩人趁機進入房中。他們發現北麵的房間有燈光,其他房間都一片黑暗。走到窗戶底下,他們聽到一個老婦人說:“大姐兒(對大姑娘的昵稱),你到東麵屋子去看一看,你的嫁妝都在那裏,去看看箱子鎖上了嗎?”接著就聽到一個年輕女子用慵懶推脫的聲音道:“天氣這麼冷,我不想動,娘,您去替我看看吧。”
兩人暗自高興,偷偷地來到東麵屋子,摸到床邊,打開床底下的箱子,伸手去摸,發現根本夠不到箱底。於是大漢對某乙說:“你進去看看。”某乙便鑽了進去,發現裏麵有一個包袱,便遞了出來。那人問:“就這些嗎?”某乙回答:“就這些了。”那人又騙他說:“再去找找。”某乙就又低頭到箱子底部去摸。大漢在外麵關上箱子加了鎖,夾著包袱逃走了。某乙發現自己被鎖在箱子裏麵非常著急,但是也沒有辦法。
沒過多久,燭台的亮光照進了箱子,老婦人說:“誰已經把箱子鎖上了?”隨後返回臥室,陪女兒上床熄燈睡覺了。
某乙更加著急了,便發出老鼠咬東西的聲音。女子說:“箱子裏麵有老鼠。”老婦人說:“哎呀,可千萬不要被老鼠弄壞了衣服,我已經很累了,你自己去看看吧。”女子便起身打開箱子查看,某乙突然衝了出來,女子嚇得大叫一聲暈倒在地。某乙打開門栓逃跑了。雖然這次沒有偷到什麼財物,但幸虧沒有被發現而逃過一劫。
後來某乙得知那戶人家被盜的事情傳得沸沸揚揚,有人議論說是某乙幹的。某乙聽到消息後害怕極了,於是離開家決定向東逃跑暫避風頭。某乙獨自一人背井離鄉,向東逃竄了六百餘裏,來到一家旅館,給旅店的老板打工,當做幫傭。不知不覺過去了一年多。某乙見流言蜚語慢慢平息下來才敢回家與妻子重新團聚。回來後,仍然心有餘悸,決定以後再也不提白梃做打家劫舍的行當了。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