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冬季“去火”方案 冬季上火要探“虛實”
上火在冬季並非罕見病症,如果感覺到上火,應該先辨清虛實,再對症下藥,實行“滅火”。
上火需辨清“虛實”
冬季天氣幹燥,許多入都會上火,感覺全身燥熱、口唇幹裂,還有的人肝火旺盛,心緒不寧,急躁不安。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這些是上火的症狀,卻不知上火也是有分類的,其可分為虛火與實火。
虛火是指由陰虛而造成的上火現象,主要表現是身體變得瘦弱,腰膝酸軟,咽幹舌燥。而實火則稱為“三焦之火”,分為上焦火、中焦火和下焦火:上焦火是指人體偏上部位所發出的火氣,主要表現在口、舌、唇、目、耳等地方;中焦火是指身體的脾胃所發出的火氣,主要表現是吃飯時不知饑飽,不思飲食等;下焦火是指下肝、腎等身體偏下的部位所出現的火氣,主要表現為大便幹結、便秘等。
中醫通常有陰陽五行的學說,臨床上陰陽偏盛、偏衰就是虛實的不同表現。例如生活中有些人一旦受冷,就會出現胃寒、腹痛、腹瀉等狀況,這就是所謂的陰陽偏衰而出現的虛火;還有的人有高熱口渴、皮膚紅等急性熱病的症狀,這通常是由於陰陽過盛而導致的實火現象。
虛火與實火不但名稱不同,而且治療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實火所用的方法應該是清熱、降火的瀉法,而虛火則應該使用補的方法。無論是實火的瀉法,還是虛火的補法,~旦上火,就一定要辨清虛實,然後再對症“滅火”。
如何分辨治療實火與虛火
由於工作壓力的增大和生活飲食不當等諸多因素,許多人很容易就會上火,一旦上火,大多數人都不會選擇看醫生,而是直接去藥房買些下火類的藥物。有火就治固然是一種好現象,可是不分清虛火與實火,買再多的下火藥都是無濟於事的。
上了火不但不能隨便服藥,還必須分清虛實,那麼,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分辨出是虛火還是實火?
首先,要看小便:如果小便的顏色偏黃、氣味重,同時舌頭發紅,則為實火;小便顏色清、淡,體內寒氣很重,則為虛火。
其次,要看大便:如果大便幹結,同時舌頭發紅,則為實火;如果大便幹結,舌質淡、舌苔白則為虛火;如果大便稀軟或腹瀉,則體內有寒氣,這是虛火。
再次,要看發熱的狀況:如果發熱時,體溫超過正常的溫度,全身燥熱,想喝水,則是實火的征兆;如果發熱時手腳冰涼,忽冷忽熱,又不想喝水,則是虛火。
學會辨別實火和虛火後,接下來就需要對症“滅火”了。首先,如果患的是實火,則可吃些清熱解毒之類的降火藥,如牛黃類藥物等;但如果患的是虛火,就要注意調治,平時多吃點梨或西洋參以補身體;其次,可以采取疏通經絡的方法降虛火,如果不行的話,還可多用艾葉水泡泡腳或用大蒜敷腳心;另外,泥鰍也是減少虛火的重要良藥。
冬季火,不要輕易吃下火藥
冬季天氣寒冷幹燥,不少人在上火之後,習慣到藥房買些下火藥,其實,上火後服用這些下火藥作用並不是太大,有時候反而適得其反,所以在上火之後,最好不要吃下火藥,必要時可用食補或調整一下不良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