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頭到腳說保健(生活保健叢書)21(2 / 2)

口臭是由胃火引起。胃腑積熱、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胃腸出血、便秘等引起門氣上攻及風火或濕熱,口臭也就發生了。

我們知道火分虛實,口臭多為實火,由胃熱引起。胃熱引起的口臭,舌質一般是紅的,舌苔發黃,這時隻要喝用蘿卜煮的水,消食化淤,口臭很快就能消除。胃熱引起的口臭多是偶爾發生,如果是經常胃熱、消化不良的人,治療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敲胃經,一直敲到小便的顏色恢複淡黃清澈為止。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由胃熱引起的口臭已經很少,最常見的口臭還是胃寒的原因,這類人多是舌苔普遍發白,口臭時有時無,反複發作。那麼對於這類由胃寒引起的口臭,平時就要多喝生薑水,如果怕麻煩,也可以將薑切成薄片,取一片含在嘴裏。

還有的人經常會覺得口中淡而無味,食欲不振,這多是脾胃的問題。如果伴有胃部脹滿、大便稀薄、脈細等症狀,則多半是脾胃虛弱,治療上應以健脾、和胃為主。如果伴有疲乏無力、大便稀軟、舌苔厚膩等症狀,並且不喜歡喝水,則多半是脾胃有濕,治療上應以燥濕、和胃為主。

口吃的原因與矯正

造成口吃的原因很多,可能來自遺傳,也可能來自心理因素,短期或長期的精神壓力、緊張都會引起口吃。如果一個人平時說話很流利,突然之間卻感到說話吃力,甚至有時結結巴巴,則有可能是心髒病發病的先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些孩子2~4歲時會出現短暫的口吃現象,上小學後情況加重,而後會逐漸自然消失。這是因為小孩尚未學會控製整個句子,也可能是孩子的情緒和智商發展配合還不理想的結果。這時,如果孩子的心理上有來自父母或外界的壓力,就可能使口吃越來越嚴重。

無論什麼原因造成的口吃,一定要避免對口吃有羞恥或不安定情緒。當出現口吃時,其他人不需要急著糾正,以免增加他們的心理負擔及不安的感覺,使他們更不敢講話,導致本來會消失的口吃越來越嚴重。

如果遇到有口吃的人,聽者在態度上應該耐心聽他說完每一句話,並且以鼓勵的方式協助他度過這一段尷尬期。此外,口吃者應多接觸正常的說話模式,也可加速恢複正常的語速。

但如果口吃持續,並且影響到日常生活時,就需要請語言治療師或心理醫生做一做訓練了。這個階段,平時在家裏,可對威脅性不大的嬰兒或花草樹木說話,心理上比較不會有壓力,以此減少說話結巴的機會。

口腔潰瘍不容忽視

口腔潰瘍是人體陰陽失衡的典型表現,它雖不是什麼重病,卻時時給人的生活帶來不便與痛苦。治療口腔潰瘍,應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正確的方法。

如果是因為吃東西上火引起的口腔潰瘍,可以用西紅柿來治療。西紅柿是蔬菜、水果中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最多的,治療內熱上火效果特別好,方法是將西紅柿去皮,切成小塊,拌上白糖連吃2次。

另外,口腔潰瘍患者還可以食用綠豆雞蛋花。方法是將雞蛋打入碗內拌成糊狀,取適量綠豆放陶罐內冷水浸泡十多分鍾,放火上煮沸約15分鍾(不宜久煮),這時綠豆未熟,取綠豆水衝雞蛋花飲用,每日早晚各一次,治療口腔潰瘍效果好。

身體虧虛和寒濕較重所致的口腔潰瘍會反複發作,這時要在飲食上忌掉所有的寒涼食物。另外,還要用艾葉煮水泡腳,將虛火引下去,一般泡一兩次就好了。

胃有火氣、肝熱,就很容易患口腔潰瘍,有時還會伴隨口臭。如果想治好口腔潰瘍,就每天堅持敲腿內側的肝經和腿外側的胃經,每次敲15分鍾。隻要肝平了,胃好了,口腔潰瘍自然就會好。

口臭的中醫拔罐療法

口臭就是人口中散發出來的令別人厭煩、使自己尷尬的難聞的口氣。別小看口臭這小小的毛病,它會使人不敢與人近距離交往,從而產生自卑心理,影響正常的人際、情感交流,令人十分苦惱。有些人,口臭較重,自己就可以聞到自己的口氣臭穢;而有些人,通過他人的反應,才知道自己口臭。以下是治療口臭的一些方法。

閃火拔罐法

取穴:水溝、大陵、脾腧、胃腧。

治療方法:選擇大小適宜的玻璃罐和真空罐,仰臣}法,用閃火法將罐吸拔於水溝、大陵穴,留罐15~20分鍾。然後俯臥位,將罐吸拔於脾腧、胃腧穴,留罐15~20分鍾。

療程:每天1次,15次為1個療程。

自我調理

平時可用藿香、佩蘭各3克,開水衝泡頻飲和含漱。自測口氣的方法

將左右兩手掌合攏並收成封閉的碗狀,包住嘴部及鼻頭處,然後向聚攏的雙掌中呼一口氣後緊接著用鼻吸氣,就可聞到自己口中的氣味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