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本書,有沒有後記並不重要。因為想要表達的東西都在前麵的文章裏麵了。後記很容易成為畫蛇添足的玩意兒。我之所以要寫這個後記,是想說本書之外的一些事。
我當然不敢談有關小說本身的話題的。畢竟是業餘寫作,對小說缺乏係統的研究。我要說的是,這本書取名的緣由,是因為瑪雅人那危言聳聽的預言。我不相信2012年12月21日那一天世界會毀滅,我堅信人類會走過2012,並走得更遠。我也希望我的這些作品能穿越2012,甚至奢望在2012之後,還會有讀者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或者皓月當空的夜晚,欣然拿起這本書,與我這些轉瞬即逝的思想做一次心領神會的漫遊。
阿來主席在序言裏說:寫作者的宿命就是,好一點,再好一點。這本集子,選了我自1988年發表小說以來的部分小說作品,有些年代已經很久遠了,選題和技巧都顯得青澀粗糙。但我自己覺得,這些作品反映的生活是真實的、情感是真實的、想要傳遞的思想也是真實的。集到一起,是為了對2012年之前的創作做一個了結。
站在2012的枝頭,我相信人類可以在穿越時光的極限、穿越毀滅的預言之後獲得靈魂的新生。我也妄想自己的寫作能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在現實生活與小說創作的虛擬世界之間自由轉身,從容穿越。
本書在編輯送審過程中部分作品按出版社的要求做了刪改,《穿越》《遺憾》等篇章因為多種原因最終刪去了。因此序言和評論中提到的作品未能全部進入讀者的視野,這讓人想起從小到大看的那些小說和電影,據媒體爆料有些情節片段都是刪減過的。賈平凹那部不時出現此處省略多少字的小說——《廢都》,留下的那一段段空白反而給了讀者無邊無際的想象空間。我也幻想我的小說省略的那些篇章,能夠有中國山水畫留白的效果。
感謝父母賜給我生命,感謝生活賜給我創作的激情,感謝身邊的朋友陪伴我走過滄桑歲月。在這本書稿即將付梓之際,我要感謝四川遠山影視文化公司總經理、詩人銀蓮女士在書稿整理編輯過程中給予的支持和幫助,還要特別感謝阿來主席、何鎮邦教授、向榮教授和袁炳發老師。他們都很忙,但為了鼓勵一個熱愛文學的人,欣然為本書寫序寫評論,不僅給了我寫作上的啟迪,也讓我內心萬分感激。
對於一個業餘作者而言,寫作是件苦差事,也是件快樂的事。
當2012注定成為我們生命中無法回首的過往,我想我還會繼續寫下去,畢竟一個人是需要一種適合自己思想的外泄方式的。寫作,就是我喜歡的宣泄和交流方式。
歐陽明2012年於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