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給買了,可他就是不願意戴,這老頭一輩子倔的。”
“萬平、萬升他們都好吧?”佑男想起都有十幾年沒看見他們了。
“他們倆挺好的,就是路太遠了,也沒什麼空過來,我們去那也待不慣,還是覺得家裏好。”小女說。
“萬偉和萬雷也還好吧?”佑男聽母親以前說過他們兄弟吵架的事情。
“誒,萬偉兒子去花南鄉安了家,他們夫妻也跟著去了。萬雷還是那樣,偶爾幹點手藝活。她,如今性格脾氣也好了不少。”
“哦,那就好。”佑男問了她萬偉、萬升的電話號碼,來到了榮花家。
“佑男,快來家坐。”榮花看見佑男,立即放下了手頭的活,熱情地招呼她。
“不耽誤你幹活吧?”佑男說。
“農村,哪有那麼重要的活。”榮花一邊說著,一邊洗手去房間裏拿東西給佑男吃。
兩人聊了會以前的趣事和孩子讀書的事後,都陷入了沉默。佑男為榮花可惜,曾經那個誌向高大,靈氣逼人的女孩,如今被生活磨得再無靈氣。
“你姐姐蘭花和玉仙呢?你可有她消息。”佑男問。
“我二姐嫁到了江西,現在家裏孩子們多,也沒什麼空回來,玉仙,前幾年回來找過我玩,說她現在在京海市,不過自從她父親去世後,她就再沒回來過,這是她以前給我留的電話號碼,也不知道換沒換。”
“我回頭試試聯係下看,建立個方橋村外出人員微信群。”佑男說。
“熊孩子,還不去寫作業,皮得和猴似的。” 兩人正說著話,來好扭著一個男孩子進了屋。
“是我兒子,這小子太頑皮,沒她姐姐自覺,我爸爸媽媽每天追他讀書追的跟什麼似的。”
“讓你見笑了。”來好一邊說著,一邊拉著他去樓上寫作業了。
“你忙,我再出去轉轉。”佑男告辭出來,走到德亮家門口,見他家大門緊鎖,一群婦女正在他隔壁的蓮花家門口聊天。
“他家搬到花海市去了,隻有過年的時候才會回來住幾天。”小琴看見佑男,趕緊和她解釋。
“嬸子們,可還好?”佑男問。
“我們還好,現在生活好過了,不像以前,你如今在哪上班?”大家見是佑男,都圍過來說話。
“我已調到花海市了,歡迎嬸嬸們去玩。”
“我們老啦,見不了外麵的花花世界了,隻想待在方橋村,安穩的過日子了。”蓮花說。
“是啊,我們都老了,什麼也不懂,現在是你們年輕人的世界了。”再琴感歎說。
“現在去哪都是用手機,我也怕出門,還是家裏舒坦。”小琴也感歎道。
聽到他們的話,佑男想起,他們也曾是方橋村的主角們,在這裏演繹了不同的故事,如今,他們謝幕退後,將舞台讓給了年輕人,未來的方橋村,又該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佑男想起前幾天看的一個新聞,一個母親當著孩子的麵跳河尋了短見,是什麼讓她絕望到孩子都不顧了呢,佑男不得而知,生活不易,每個人也許都有著自己的煩惱和無奈。佑男突然想把自己的故事、身邊人的故事寫出來,分享給更多的人,希望能給更多處在困境中的人一絲鼓勵,一份慰藉,與陌生的你共鳴、共勉。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