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後記:(1 / 1)

明明隻有幾萬字,卻感覺發生了很多故事。當初創作這個故事隻是懷著一腔熱血,誰知道寫作中間蹦出許多古怪的點子。

對於父女這個題材,很多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不接受感。至於原因,可能父親的地位在孩子心理中有比較尊重的地位,亦或是自己的父親是比較猥瑣的大叔之類。

兄妹戀在禁忌之戀中比較受歡迎的原因,基本上都因為哥哥年輕又帥氣,很好的YY對象。更深一點來說,哥哥的地位是曖昧而模糊的,同時具有溫暖、陽光的氣質,又是異性,具有安全感及刺激感。表兄妹這一點上更加突出。

父女沒有這麼童話,反而比較幻滅。有研究表明:父親占有女兒很大一部分源於對親情的畸形、變態認識,對倫理結合的意識淡漠得可怕。這樣的家庭大多是陰暗晦澀的,生活困頓,或者妻子無法滿足丈夫欲望,父親往往為求肉體上的發泄。可怕的是,居然有母親認為這樣可以留住丈夫的心,並且默認。

②關於本文中的“父女”,可以發現隻是父親單方麵愛戀女兒,而女兒不管是肉體還是精神上都在一味的背叛,這和童年時父親對自己的“親吻”行為有關,那代表著一種危險的□□。

“追憶似水流年”這幾章一直以林藍的第一人稱敘述,這樣是有用意的。有的人可能認為女主角林藍似乎太過描述的完美,但其實她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是刻意模糊對外界不良信息的感知。這個人物一直生活在虛幻中,她在不斷的逃避。她用幻覺逃避林羽的死,後來又用林羽的存在逃避林洛凡。她對林羽的有愧疚有依戀,更多時候隻是把林羽當做避風港灣。

行文中穿插了一些很不易察覺的東西,如果可愛的你足夠細心,可以發覺其實每個角色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問題。

③關於寫下這篇文章的靈感,來自於三毛的《蝴蝶的顏色》,那一句:世界上的事物大多朝生暮死,蝴蝶也是朝生暮死的東西,可我依舊為它的色彩所目眩神迷。

想到三毛本人,再回憶那些綺麗的詞語,就突然覺得很哀傷。加上一直對變態心理學有些微不足道的小小心得,便促進了這部中篇小說的誕生。

④也許很多人讀後會為了那段壓抑而得不到救贖的戀情感到窒悶,但其實我寫的不能算是一個愛情故事,它可以算是不倫、病態的、窒息的、可悲的……但愛情的成分實際占得很少。

父親對女兒的是占有欲;妹妹對哥哥的是逃避;杜若寒對於林藍是兄長的替代品,他們之間有純戀,但杜死了之後,林藍繼續陷入自己的世界;張輕羽對屍體和金錢迷戀,其餘都十分冷漠。

很多東西我沒有點明,因為我是一個很喜歡幻想和逃避的人。林藍的不斷逃避其實就像我自己,麵對問題很多時候選擇被動的位置,隻會不斷地選擇借口逃避,通過假象來達到心中夢想的統一。盡管我還沒有林藍的精神境界,但往往對現狀的踟躕和抱怨的確有幾分影子在內。

⑤林藍,其實是我中學同學名字的諧音,我很不CJ地套用在這種文章上,真是慚愧。

張輕羽是水天一色筆下的偵探角色,算是更變一下解剖師的身份替我完成未達到的夢想吧。

不管這個故事是否好看,總之是抒懷了我一個階段的心境,和對一些事物的猜想。

臨近開學的一個月,天天坐在電腦前專注於這樣一個故事,回想起來也是一段很快樂的記憶。

⑥素材:

張愛玲《心經》

三毛《蝴蝶的顏色》

一枚糖果《隨便愛上一個人很危險》

水天一色《杜公子係列》《輕小姐探案故事》

電影《洛麗塔》《感官世界》《薔花紅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