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商議,所有將領都認為這次是一句殲滅齊國部隊的好時機。
嶽飛調遣了本部人馬,連同嶽雲、嚴成方、楊再興等部,與韓元清的韓家軍一起在正麵阻擊敵人,勢必要將李成的這四萬大軍全部包圍起來,慢慢的打持久戰都是沒問題的。同事再派出張憲、羅延慶等率領精銳部隊,輕裝簡行,火速向鄧州發動偷襲,趁李成不再鄧州的空虛,先斷了李成的後路。
李成之所以要主動率軍出擊,其實也並非出自自己的本願。李成雖然一個脾氣暴躁的人,但是能夠成為齊國唯一的主帥,那自然還是有幾分斤兩。他知道以目前的形勢,齊國甚至連防守嶽家軍北伐的能力都不足夠,更別說主動進攻了。
若不是因為齊國國主劉豫還抱著幾分殘念,認為現在如果金國能夠發兵前來援助的話,大局還是可以重新搬回來的。所以劉豫在下下達命令,讓李成主動出擊,展示一番齊國的價值,以此來贏的金國的重新重視。
李成算是明白了,這次齊國是徹底要完蛋了。
索性,他就帶著最後的主力部隊主動出擊,如果僥幸能打出個比較像樣的戰鬥,或許還真能贏得金人的支持。如果不行,反正齊國早晚要滅,還不如早點滅了算了。
因此,才有了這次主動出兵之事。
--
李成在五月初九這天抵達唐州境內的棲霞山,將大營按紮在了這裏。
韓元清的部隊早在三天前從唐州城開拔了出來,移駐在距離棲霞山最近的興福縣城之中。他派出了許多細作和斥候,前往棲霞山偵查齊軍的動靜,結果發現齊軍僅僅是在山頭上紮營結寨,但是似乎並沒有急著發動進攻的想法。
下午的時候,韓元清將擬定了一個極其大膽的計劃,決定今晚劫營。
不過他劫營並不是率領一大堆人馬衝殺進去,僅僅是要試探一番齊軍的戰鬥力,順便最好能燒毀齊軍的糧草。
前去探查的斥候,將齊軍大營的布置繪製成了地圖帶了回來。齊軍因為考慮到這次兵力隻有四萬,而且不可能與宋軍硬碰硬,因此想了一招極其費解的布置方法。為了保證能夠打持久戰,徹底解決後顧之憂,李成與眾將領們經過一番商議,決定沿著棲霞山一線,將兵力分散成若敢個據點。
當然,為了防止兵力分散之後,會遭到逐一擊破,齊軍研究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將整個棲霞山防線分成三個大防區,每個大防區設置一個總據點,掌控著一萬以上的兵力。在大防區之內,但凡是有迂回的小路、林地或者山地,再設置若幹的小防區,每個防區建立一座小哨兵寨子和一座烽火台。這些哨兵寨子隻駐紮五十名士兵,一旦發現宋軍大股部隊,立刻點燃烽火,各大防區馬上就組織援軍前來阻擊。
這個辦法總算讓齊軍高級將領們都心安理得了,心想這樣一來,最起碼能拖住宋軍的進攻效率了。而且,他們也鳴鳴自得,認為這條分而聚、聚而分的防線,絕對能與唐州方麵的宋軍相持一個月之久。
不過,當韓元清看完繪製的地圖之後,他卻忍不住冷冷的笑了笑,看來用不著多久,自己便立刻就能夠再來立下一次大功了。齊軍簡直傻到底了,如果要打防守戰,何必非要開出城池來呢?堅守鄧州豈不比堅守一個小山頭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