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段時間,唐州這邊也並不是什麼事情都沒有。嶽飛將俘虜的20000多齊軍,進行重新的整編,從中挑選了7000人加入了嶽家軍,其餘的13000人予以遣散。不過韓元清在這13000人裏麵又招募了3000人,餘下的則由他全部承擔了遣散費,遣散回去了。
現如今,韓元清的部隊從原來的5000人,到後來招安了陳華的1000人,現在又整編了3000人,一共達到了9000人的部隊。再加上炮兵營,正好湊夠了10000人的部隊。
至於齊軍投降的將領,韓元清沒有接納一個人,據說嶽家軍當中也沒有接納多少。大部分也都遣散釋放了。不過不難猜測,這些將領肯定不會因為那麼一點點遣散費而老老實實回家種田,十之八九會召集舊部,去鄧州或者齊國其他地方繼續混下去。最壞的結果也就是落草為寇了。
韓元清現在的部隊人數增多了,而且幾乎是增加了一倍,因此原來1000人一個營的最終編製自然有些不太合適。他經過研究,以及與眾位將領的深入討論之後,決定將軍隊的編製再次更改一番。
反正既然是整編,那就必須整理的徹底一些,一定要將齊軍招降的部隊與本部人馬摻和在一起,這樣才能更嚴格的控製部隊,防止招降的部隊會再次叛逃什麼的。
韓元清將麾下部隊的番號正式確定為韓家軍——在此之前,韓家軍僅僅是士兵們之間流傳的軍隊稱呼而已,並沒有正式宣布建立大軍。膚淺的理解,就是私家軍和正規軍的區別。現在韓家軍就是正兒八經的正規軍了。
韓家軍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轄下的兩個兵團藝妓韓元清的親衛團。每個兵團四個營,韓元清的親衛隊是兩個營,合起來正好就是十個營了。一個營還是1000人的編製。這兩個兵團並沒有取什麼花俏的名字,為了方便記憶,就是稱呼為第一兵團和第二兵團。
第一兵團指揮使為高寵。轄下:
李允部1200人(300騎兵,900步兵)。
孟宏遠部1000人(全營步兵)。
林忠部1100人(200輕騎兵、200擲彈兵、700步兵)。
光化軍陸軍學堂第二期畢業學員葉夢洲部900人(100擲彈兵、800步兵)。
第二兵團指揮使為畢進。轄下:
黃得功部1100人(500騎兵、600步兵)。
陳川部1000人(500擲彈兵,500步兵)。
光化軍陸軍學堂第二期畢業學員王雲部900人(全營步兵)。
光化軍陸軍學堂第三期在讀學員魏直部900人(300騎兵,500擲彈兵)。
韓元清親衛隊由韓元清自己親自帶領。轄下:
陳華部1100人(900騎兵、200擲彈兵)。
科學院高級工匠林士成炮兵營(30門鋼炮)。
這番整編之後,韓家軍規模成型,部隊的指揮係統以及作戰的能力都有大大的提高和精化。韓元清自己也深深的感受到了,一年前他從一個小小的準備將,現在一下子就成為了統領萬人大軍的最高統帥了。
--
五月初的時候,嶽飛正要決定向鄧州發動進攻,可偏偏這個時候有探馬回報,說鄧州的李成率領四萬大軍前來進攻唐州了。這個消息倒是讓嶽飛等人哭笑不得,齊軍現在竟然還有膽量主動發動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