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引 路 石(2 / 2)

“指路石”實際是建造陵墓的工匠在完工後暗自埋下的,用來安排以後帝王入土,以及伴隨帝王的妃眷,或者是安葬後代帝王的標記。

中國的帝王登基以後一般喜歡幹的兩件事,就是上麵建宮殿,下麵建陵墓,往往是陵墓建造好後帝王還沒有嗚呼,於是工匠們隻能把先把建造好的陵墓入口封上,但是帝皇陵墓大多建造的極其隱蔽,像曹操的七十二疑塚就是一個典型,所以為了能讓帝王甭駕後還能找到地兒,工匠們自然要留下為了方便開啟的“標記”,以至於能夠下葬無誤。

“引路石”其實就是工匠們自己設立的標記,這種設置隻會在帝王之間出現,一般的高官顯赫們頂多會在自己的墓穴旁邊再開挖一塊,用來埋葬自己的眷屬。所以用不著“引路石”。

除了上述的一點兒,還有就是剛才我聽到的揣急的水聲和人工結合天然所形成的巨大迷宮,因為依水而建的古墓一般在古代多為顯赫之人才有能力占據。>上說:“乾為天為陽,坤為地為陰,陽,乘生氣也,藏風聚氣,得水為上。”。

而且這麼龐大的迷宮建築,雖然依據了原有的自然條件,但是沒有一定的實力也是很難完成的。

所以我覺得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我正想往堵塞的通道那邊去看看,不料身邊的白小燕看見我的舉動,身子一側,擋在我的麵前,說道:“我們趕緊想辦法出去吧,這條道我也是第一次來,如果呆的時間過長,或許會有什麼變故。”

很明顯,她的這一用意是不想讓我去發掘那裏的秘密,但是讓我感到奇怪的是,從她的舉動上來看,她似乎也是第一次看到這個標記,這和我最初猜測她已經不止一次來過這裏好象有些悖逆。

白小燕從我身邊走過,依然快步疾奔,眼前的這條道路比起剛才來又崎嶇了許多,而且時不時有怪石林立。

不過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已經脫離了原有的甬道,而且現在沒準兒已經距離出口不遠了,因為眼下的地況是典型的桂林山貌,而且沿途找不到人工的痕跡。

當我跟著白小燕轉過一個拐角的時候,眼前的景象不禁又讓我吃了一驚,在我麵前赫然顯立的居然是那座教堂。

沒錯,寬大的石窟,數不清的岔洞,當我再次仔細的搜尋了一下四周的時候,確定了這裏就是我最初來時的那個石窟,類似於兒童模型的黑色小教堂依然挺立在石窟中央。

淒涼的風依然在岔洞裏呼呼的刮著,可是這一切對於剛擺脫困境的我來說,卻有著無比的親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