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子必讀:好奇的故事
王先生有三個孩子,兩個是美國名牌大學博士。當人們問起王先生培養孩子成才的心得時,他講了幾個關於珍惜孩子好奇心的小故事。
當年,王先生和妻子大學畢業,分配到遼西大山溝的基層醫院工作,那裏沒有自來水,要到很遠的地方挑井水喝,而洗涮就用一口大缸接房簷流下的雨水。
兒子5歲那年,因為當地沒有幼兒園,隻好整天跟前後院一般大的孩子們一起玩。一天,王先生和妻子下班回家,發現房簷下接雨水的大水缸歪倒了,裏麵儲存滿缸的雨水,流了滿院子,王先生的妻子心疼得不得了,就問是誰幹的。
兒子誠實地說:"是我和小朋友把缸推倒的。"
媽媽一聽拉住兒子的小胳膊就要打屁股。王先生忙攔住說:"讓他先講講為什麼要這樣幹嗎?"孩子毫不示弱地說:"我這是做試驗!爸爸說司馬光從小就聰明,我看不見得。如果聰明,他就不該把缸砸破,而應該把缸推倒。"原來前一天晚上,王先生給兒子講"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說司馬光最聰明。當時他就不大服氣,所以才故意把缸推倒,來證實他的想法是正確的。
他還振振有詞地說:"缸倒了,水流出來,裏麵的孩子不就得救了嗎?若用石頭砸缸,缸破了,孩子的腦袋還不受傷啊?"媽媽說:"你闖了禍,還強詞奪理!"抬手便要揍他。王先生忙抱起兒子說:"這回可是我兒子有理了。現在就敢想別人不去想的問題,將來一定會幹別人不敢幹的大事業。"王先生不僅勸說妻子莫生氣,還讓她煮個雞蛋獎勵兒子。
兒子6歲那年夏天,王先生的妻子發現剛買的十幾個雞蛋少了一半,發現兒子正坐在煤棚子門前的板凳上看畫冊,問他看到雞蛋了嗎,他一本正經地說:"我用來孵小雞了!"還攔住他媽不要進煤棚子。媽媽一把將他拉開,進棚子一看,在角落的一個筐裏,裝滿了雞毛,伸手一摸,果然裏麵有雞蛋。媽媽生氣地大聲吼道:"你這不是讓雞蛋發臭嗎?孵什麼小雞?"王先生聽說趕緊趕過去說:"先別吵,問問他是從哪學來的?"兒子打開畫冊很有理地說:"你們看吧,雞、鳥孵卵不都是放在肚子下麵的毛裏嗎?再說,爸爸說過,那些來叫賣的小雞,都是人工孵出來的。"原來孩子把家裏的一個雞毛坐墊拆開,掏出雞毛當母雞了。王先生興奮地拍手說:"想得好!想得好!可以試試啊!"媽媽卻生氣地把蛋拿走了。兒子剛要哭,王先生則耐心地說:"咱們不用那些不可靠的蛋,爸爸有辦法。"第二天王先生親自領兒子到集市上去買了6隻雞蛋,拿回家做起實驗來。雖然孵了一個月,也沒孵出小雞來,但最後根據兒子提出的意見,嗑開蛋驗證時發現,還真有4個蛋裏有小雞,隻不過沒長成就死了。父子倆坐下來,認真地總結經驗教訓。王先生說:"我們成功了一半。"兒子卻說是一多半。
到孩子要去念小學時,家離學校3裏多路,而且很偏僻。王先生夫婦沒時間去接送,可讓孩子自己去上學又不放心。最後兒子想了想說:"你們不用愁,我有好辦法,讓大黃狗去送我!"王先生隻領了兒子去報名、考試兩次認了認去學校的路,以後上學兒子就不讓爸媽接送了。原來他把一根紅布條放進書包裏,對他們說:"你們看到狗脖子上有紅布條,那就是我到校了。"說完他領著大黃狗跑了。半個小時後,那狗脖子上果然係著紅布條跑回來了,後來他還培養大黃狗在半路上接他放學回來。
就是這個好奇心盛、異想天開的山溝孩子,從山溝裏的中學畢業考進了南開大學;南開畢業後,又被美國著名的伯克利大學錄取為博士研究生,30歲就在美國大學當上了教授。
孩子,我要對你說
1. 研究證明,一個富有好奇心的人能夠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體驗到樂趣,這種樂趣又會激勵他不知疲倦地去探究未知的領域,促進其智力的發展。
2. 如果你有好奇心,便會發現生活中處處都有奧妙之處,你就能更好地發掘自己的潛能,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攻克一道道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