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外麵沒有省心的事,怎麼都開心不起來,感覺就像是有座山壓著透不過氣來。
找穴藥——合穀、太衝、期門、豐隆、廉泉、三陰交、神門……
鬱證是由於長期的情緒不舒暢,而肝氣不舒,氣機鬱滯所致,以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胸部滿悶,脅肋脹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異物梗塞等症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病症。
鬱證的病因主要為七情所傷,情誌不遂,或鬱怒傷肝,導致肝氣鬱結而為病。病位主要在肝,但可涉及心、脾、腎。臨床一般分為肝氣鬱結證、氣鬱化火證、痰氣鬱結證、陰血不足證四大類。
穴藥來幫忙——穴位速記口訣
肝氣鬱結,胸悶脅痛,合穀太衝,更加期門;氣鬱化火,目赤耳鳴,口苦口幹,刺血行間;痰氣鬱結,咽中梗阻,吞咯不適,豐隆廉泉;陰血不足,多思善疑,心悸失眠,三陰神門;心火亢盛,失眠多夢,重掐勞宮,刺血中衝。
@程氏針灸_程凱:七情所傷,氣機鬱滯引起的抑鬱,點揉四關,合穀、太衝,胸悶脅痛加點期門;頭痛,目赤耳鳴,口苦幹,行間刺血;咽中如物梗塞,吞之不出,咯之不下,點揉豐隆、廉泉;陰血不足的鬱證,心悸失眠,多思善疑,麵色不華,點揉三陰交、神門。
合穀
快速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間關節橫紋放置在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在拇指尖下。
主治:外感頭痛、頭暈、目赤腫痛、鼻淵、鼻衄、牙痛、牙關緊閉、耳聾、麵癱、麵肌抽搐、咽腫失音、惡寒、發熱、熱病無汗、多汗、痛經、經閉、胃痛、腹痛。
太衝
快速取穴:側坐伸足或仰臥位,在足背,第1、2蹠骨底結合部前方凹陷中,可觸及動脈搏動處。
主治:腦血管疾病後遺症、疝氣、遺尿、經閉、崩漏、月經不調、癲癇。
豐隆
快速取穴:坐位屈膝,先確定條口穴位置,從條口穴向後量1橫指,按壓有沉重感。
主治:咳嗽、痰多、哮喘、頭暈、癲狂、癲癇、下肢不遂、腹脹、便秘。
神門
快速取穴:仰掌,在腕骨後緣,尺側腕屈肌的橈側,在掌後第1橫紋上,按壓有酸痛感。
主治:失眠健忘、心痛、驚悸、心煩、胸痛、神經衰弱、癲狂、癇症、癡呆、高血壓、產後失血、扁桃體炎。
廉泉
快速取穴:正坐仰靠,在頸部,前正中線上,喉結上方,舌骨上緣凹陷處。
主治:舌下腫痛、舌根急縮、舌縱涎出、舌強、腦卒中失語、舌幹口燥、口舌生瘡、暴暗、喉痹、聾啞、咳嗽、哮喘、消渴。
期門
快速取穴:仰臥或正坐位,在胸部,在鎖骨中線上,前正中線旁開4寸,男性沿乳頭向下推2個肋間隙(第6肋間隙)處,女性則在鎖骨中線的第6肋間隙處。
主治:乳癰、抑鬱症、胸脅脹痛、胸膜炎、胃痛、腹脹、膽囊炎、高血壓。
三陰交
快速取穴:側坐垂足,在內踝尖直上4橫指(即3寸)處,脛骨內側麵後緣,按壓有酸脹感。
主治:月經不調、崩漏、痛經、赤白帶下、遺精、早泄、疝氣、小便不利、泄瀉、足痿、腳氣、濕疹、失眠、頭暈。
行間
快速取穴:側坐伸足或仰臥位,在足背,第1、2趾之間連接的縫紋頭,按壓有凹陷處,即為本穴。
主治:癲癇、目赤腫痛、青盲、失眠、痛經、崩漏、月經不調、帶下、小便不利、尿痛、疝氣、便秘。
@程氏針灸_程凱:現代快節奏的生活,壓力如影隨形,辦公室、公交車、地鐵都可以聽見歎氣的聲音,“鬱悶”成了很多人的口頭禪。壓力之下,健康時刻可能崩潰。壓力會導致肝氣鬱結,進而產生疾病。可每天不拘時候按壓合穀穴,晚上泡腳時點揉太衝穴,點揉2~3分鍾,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可疏疏肝氣,幫助緩解情緒。冬季少了綠葉綠草的點綴,自然界一片肅殺,使人的心情也變得低落起來,冬日抑鬱隨之而生。這時除了自我調節情緒外,還可讓穴位來幫忙:期門(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身體前正中線旁開約5橫指的位置)、太衝足背第1、2蹠骨結合部前方凹陷中,點按這兩個穴位可疏肝理氣,幫助調節情緒。每穴點按1~2分鍾,每天不拘次數。
程博士——分症解讀
肝氣鬱結證,主要症狀為精神抑鬱,胸悶脅痛,腹脹噯氣,不思飲食,或腹痛嘔吐,大便失常,舌苔薄膩,脈弦。其證要點為氣滯,脅痛為氣滯,腹脹腹痛亦為氣滯,脈動如按琴弦,當疏肝解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