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傘中人(2 / 2)

小德子說:“說是破綻出在雨傘上,畫中古人打著一把今人用的雨傘。”

唐寅越發好奇:“畫在哪兒,我看看。”

小德子接著說:“我剛給了琉璃廠的老相識常玉山,想著他能倒出手掙倆錢。”

過了一段時間,時令進入了冬天,“善水堂”的生意清冷下來,唐寅到琉璃廠辦事,突然想到《舊雨牡丹圖》,就找到古玩店老板常玉山,詢問《舊雨牡丹圖》的下落。常玉山把唐寅領到一家簡陋的小飯館裏,小飯館的牆壁上就貼著那張《舊雨牡丹圖》,畫的下麵是灶台,那畫被煙熏火燎得有些不辨顏色了,倒能看清上麵畫著個女子打著把傘,正在雨中賞花。女子的麵目仿佛見過。那傘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唐寅的眼光,滿鋪牡丹的油紙傘麵上,很醒目地寫著“善水堂”三個字,後麵另有兩個蠅頭小楷寫著唐寅的名字。唐寅心裏一震,想起了女子找他修補舊傘的事。

常玉山說:“小德子托我倒賣這畫,可這畫作偽的手法也太詭異了,什麼地方都真,唯獨這傘瞞哄不過人眼目去,你看看,明擺著就是你家‘善水堂’的滿鋪牡丹油傘啊,沒人要,都知道這畫的破綻,還當趣話笑話到處講。後來,這家小飯館的老板,給了幾個錢買下了,說是看畫上的女子好看。”

唐寅越聽越覺心情沉重,想起那日女子一迭聲地說過“隻求免於煙熏火燎”。唐寅天性憐香惜玉,不忍這畫中女子在小飯館中受如此這般人世煙火,便借口說愛惜自家招牌,照原價從小飯館老板的手裏,買下那幅髒膩油汙的《舊雨牡丹圖》,回家後,仔細清去畫上油汙,把畫掛於雅室。

唐寅沒事就看那幅《舊雨牡丹圖》,畫上的打傘女子,古典端雅一臉清寂。“善水堂”裏每來了貴客,唐寅總要鄭重其事地把《舊雨牡丹圖》拿出來,說這是前朝名畫,看的人都知道雨傘的破綻,沒有人相信唐寅的話,唐寅又說不清,反令《舊雨牡丹圖》成為了時下人的笑談。

畫上的女子,本來隻是一臉清寂,在所有的人都認定這是幅假畫時,唐寅發現女子的臉色變得哀傷起來,神情一天比一天憔悴。終於有一天,畫上的女子,像是被水浸漬了般,斑駁模糊起來,用手一摸,紙粉亂下。唐寅是愛畫之人,不由執筆潑墨,細心為畫上的姑娘描繪了眉眼、鼻、唇,連淩亂的發絲在唐寅的精心描繪下,都別有一番風情。唐寅仔細觀察這畫中女子的衣著打扮,像是宮中女子。不由暗暗感歎:“姑娘啊,你原本金枝玉葉之軀,落到這小店,可當真是委屈了。”

是夜,月上柳梢頭,唐寅剛剛和衣躺下。隻聽有人輕輕叩窗,窗外映出一個妖嬈的背影,身後撐著一把紙傘。未待唐寅發問,那窗外人先說道:“多謝公子替我免去煙熏火燎之苦。”

“你可是那畫中人?”唐寅不驚反喜。

女子柔聲回答:“正是。若不是公子替我描繪上口唇,如今也不能站在這裏說話了。我本是前朝皇帝身邊的侍妾。然而這畫師與我相戀已久,我二人無法相守,隻得留下這幅畫作個念想。我死去之後,魂魄不散,無法輪回,長留畫中。”

唐寅連聲道歉,說道:“不知姑娘是畫中客,毀了姑娘的傘,還請見諒。”

女子輕聲歎道:“今日打擾,是想請您再幫我一個忙。”

唐寅說:“那是自然,姑娘請講。”

女子說:“既然陰差陽錯出宮,還請公子送我到桃花河,將畫卷放入水中,讓我順流而去。避免在塵世多番波折。”

唐寅的家鄉離桃花河不遠,於是便應了下來,即日啟程。臨走前夜,那姑娘從窗外遞進一根簪子。唐寅接過細看,竟是一隻烏木畫筆,筆杆質地油潤,令人愛不釋手。姑娘羞怯說道:“這正是我那戀人留下的,我這就去了,贈予公子吧。”

唐寅帶著畫卷去了桃花河,讓畫卷順水飄下,唯獨那隻畫筆緊握手中。多年後便在這裏築了桃花塢,日日提筆作畫,用的正是那隻集天地之靈氣的烏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