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取經好聲音之佛家選秀(下)(1 / 3)

其實這段話反而有些重要信息:

首先,豬八戒是從一位道家大師學藝的,通過他的介紹,可以確認為這個師父就是太上老君。為什麼呢?從他介紹自己的詩中看出,八戒生於混沌之年,也就是元始天尊開天辟地的年代;跟師父練習的道家的本事,其中就包括煉丹;武功練到三花聚頂,五氣朝元,這至少是太乙金仙的修為。孫悟空吃了人生果後,法力才達到太乙金仙,可見豬八戒在天庭當值時,武功不在孫悟空之下,怪不得玉帝授其統管十萬天河水兵的重任。這樣一來,能成為豬八戒師父的隻有太上老君夠資格,道教中能夠達到金仙的人數都不多,再論資格出其右的也沒剩幾個人,在《西遊記》中道家論資格,估計隻有太上老君和太白金星能是豬八戒的師父。

其次,天蓬元帥借酒撞入廣寒宮,想要嫦娥陪睡。從“風流仙子來相接”看出,嫦娥當時對天蓬元帥也有意思,怎奈天庭不準仙人們有性欲方麵的需求。而且舉報豬八戒的並非是嫦娥仙子,而是正好被當時巡邏的天將發現的,可見是豬八戒的運氣不太好。承太白金星搭救,玉帝才免其死罪。

通過八戒介紹自己的兵器釘耙的詩,發現其釘耙也大有來頭。首先,這釘耙是太上老君親自動手打造的,規格和品質絕對高;其次,這首詩說八戒修道的級別是大羅仙。

從太上老君親自打造釘耙,玉帝又專門賜給八戒。確實能夠說明八戒與老君的關係不是很一般。而且這裏八戒又說自己修成大羅仙,這個級別就比太乙金仙又高出一檔,在天界至少也得排的上號了。但從後來降妖伏怪的本事看,八戒的法力應該還夠不上太乙金仙的檔次,我們大膽判斷其實力下降的原因和其投胎失敗有關係,可能是投胎後法力下降了不少。

豬八戒是調戲嫦娥未遂,也罪不至死啊。因為黃袍怪思凡下界與百花羞做了十三年夫妻,玉帝才判了圭木狼幾天勞務而已。

看《西遊記》第31回就知道了:披香殿的玉女思凡了,想和奎木狼私通,二人相約,到下界去風流快活,這一去就是十三年。“地上一年,天上一天”,奎木狼有十三天沒來上班,天上的神仙每日還是在打考勤,也沒哪個檢舉揭發他。後來被抓住了,押到玉帝麵前。奎木狼是怎麼說的?臣和她私通,是怕“點汙了天宮勝境”才跑到下界去的,為什麼要私奔?“是臣不負前期。”因為是約好了的嘛,不能負了人家呀,說得還挺有理由的。那麼,玉皇大帝是怎麼處分他的呢?是判的死刑嗎?不是的,是“貶他去兜率宮與太上老君燒火。”帶俸差操,有功複職。僅僅隻是罰他去幫太上老君燒火而已,滿打滿算隻燒了七天時間,就官複原職了。

這樣看來,男女神仙私通了,即使被抓住了,也沒事!這奎木狼就沒有受到任何處罰。罰他去幫太上老君燒火,理由還是是因為他“曠工”不來上班,而“私通”卻沒有被處罰,難道天庭的法律沒有這項罪名嗎?真是替豬八戒叫冤啊。因此豬八戒被判死罪是有其他原因的。孫悟空和豬八戒雲棧洞大戰時,豬八戒所說的一段話,為我們找到豬八戒被判死刑一些重要線索,不妨我們也把它列在下麵。

書中第十九回內容:行者聞言道:“你這廝原來是天蓬水神下界。怪道知我老孫名號。”那怪道聲:“哏!你這誑上的弼馬溫,當年撞那禍時,不知帶累我等多少,今日又來此欺人!不得無禮,吃我一鈀!”

一句“不知帶累我等多少”真是妙哉。想當初,孫悟空大鬧天宮,下界拿妖的是十萬天兵天將,何曾有水兵半點事情。那麼天蓬元帥是為何被孫悟空大鬧天宮給帶累了?

實際上,答案就在第七回,書中這樣寫道:如來佛祖殄滅了妖猴,即喚阿儺、迦葉同轉西方極樂世界。時有天蓬、天佑急出靈霄寶殿道:“請如來少待,我主大駕來也。”佛祖聞言,回首瞻仰。

看來故事是這樣的:原本如來降服妖猴,就要準備回西天了。偏偏是天蓬元帥多嘴挽留片刻,玉帝隻好禮節上的讓如來多待一日,辦酒宴款待如來降妖有功。萬萬沒有想到如來在宴席上,沒有把眾神放在眼裏,為宴會定名“安天大會”,更使得好多神仙竟然直接導向如來一邊,南極仙翁奉上紫芝瑤草,赤腳大仙送上交梨火棗,玉帝可謂顏麵盡失。

玉帝遷怒於挽留如來的天篷和天佑,當時隻記在心裏,日後卻付諸於行動了!當天蓬元帥調戲嫦娥未遂後,玉帝給天蓬元帥處以極刑!

上麵發生的一係列事情,可能給與八戒的打擊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他再也不想當什麼神仙了。當觀音勸其不要傷生造孽時,八戒卻對其一生不抱任何幻想,完全絕望的態度:“前程,前程,若以你,教我嗑風!常言道‘依著官法打殺,依著佛法餓殺。’去也,去也,還不如抓個行人,肥膩膩的吃他娘!管什麼二罪,三罪,千罪,萬罪!”菩薩道:“人有善願,天必從之。汝若肯歸依正果,自有養身之處。世上有五穀,盡能濟饑,為何吃人度日?”

看看菩薩的點化功力,讓八戒茅塞頓開。豬八戒原來本想做個好神仙,不想卻被冤枉,落魄到雲棧洞為妖,心裏落差之大是可想而知的。觀音卻給八戒點燃了重新再來的希望。隻要皈依正果,自有養身之處。何樂而不為呢,不但能改邪歸正,還有養身之所,不用每天吃了上頓不知下頓。

八戒遂答應了參加取經的隊伍,成為其中一員。八戒的故事,也告訴我們這些凡人,每個人都有得意與失意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要喪失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隻要我們重新選擇對了方向和道路,一切將可以重新開始。

取經好聲音第三位學員豬八戒過關,導師觀音菩薩。

接著看第四位學員沙僧的表現。通過書中第八回中,沙僧的自我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以下內容:第一、沙僧原是玉帝帳前的卷簾大將,和天蓬元帥的地位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第二、沙僧因為蟠桃會上失手打碎琉璃盞,貶下人間。這個刑法也太重了點吧;第三、玉帝叫將飛劍每七日穿胸脅百餘下;玉帝怎麼這麼小心眼,感覺有點變態。

在看看書中第二十二回大戰流沙河,沙僧的介紹更為詳細,補充如下:首先,沙僧自幼尋仙問道,終遇真人,得道成仙,被封卷簾大將;蟠桃會上打碎的不僅僅是個琉璃盞,材質確實玉做的,看看價值不菲啊;其次,沙僧是赤腳大仙相救,才免死罪。再次,沙僧使用兵器是魯班所造的一個禪杖,和八戒釘耙也有一定的差距。

這個就簡單多了,觀音也沒費太多口舌,隻答應沙僧兩個條件,沙僧就滿口答應去輔佐取經人,那兩個條件:一、皈依佛門,參加取經隊伍,成正果後可官複原職;二、向玉帝求情,不讓飛劍在穿沙僧的胸脅。

隻是沙僧後來卻沒有官複原職,看來觀音當時也有些誑人啊!沙僧在流沙河過著痛苦不堪的生活,當得知觀音開出的這兩個條件,估計以為自己中大獎了。從日後取經中,沙僧忠心不二、任勞任怨看出,沙僧對這來之不易的工作非常珍惜。

取經好聲音第四位學員沙僧輕鬆過關,導師觀音菩薩。

再看看第五位學員小白龍的表現。玉龍本來是西海龍王熬閏之子,因為縱火燒了殿上明珠,龍王向玉帝告發其罪。玉帝判了玉龍死罪,不日將遭誅。菩薩遂見玉帝,見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