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中國傳統外交文化 (2)(3 / 3)

個案分析:1405年開始的那場外交

也也許是中國近代航海史上實在沒有什麼可稱道的,也許是中國近代史上鴉片戰爭中英國海軍的威力刺激了我們後人的神經,總之,1405年開始的那一場外交,成了現代中國每一個炎黃子孫的榮耀,一提1405年,每一個人都不由自主地心生自豪。沒辦法不自豪。因為在這一年,中國的海軍在一位小太監的帶領下開始縱橫整個東南洋,這個太監叫鄭和。時至今日,2005年又值鄭和下西洋600周年,“鄭和精神”被作為一個新概念被提出,並賦予這一精神“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為國獻身、熱愛和平、睦鄰友好、熱愛祖國、維護主權”等諸多內容。《人民日報》對今年的鄭和研討會作了一個小結。鄭和出使西洋,“和順萬邦”,搞的是和平外交。

這一點,應該讓西方殖民者汗顏吧?還有,鄭和外交,走的仍是傳統中國的“厚往薄來”原則,這一點,西方政府沒一個如此大氣的吧?當然,還有專家從深層次認識到,當時航海事業的發展,取決於封建皇帝的個人意誌,鄭和等不能自主。當時麵向海洋的舉動,不可能得到主流政治文化的長期支持,下西洋並不意味著整個國家和民族有了近代海洋意識。《人民日報》最後總結說:“台灣中華鄭和協會謝台喜先生認為,鄭和壯舉曇花一現,明清閉關,讓近代國人吃盡苦頭。作為世界航海先驅的鄭和若在天有靈,也會抱憾碧波”。為了認清這些遺憾,更為了將來永無遺憾,我想對鄭和下西洋作一番梳理。因為已經有人拿鄭和叫板哥倫布了,認為發現新大陸的根本不是哥倫布而是中國的鄭和——英國海軍退役潛艇軍官、航海史學家孟席斯曆時14年,走訪了120多個國家、900多個檔案館、圖書館之後,提出驚人理論:鄭和船隊早在哥倫布之前72年就航行到美洲;早在達·伽馬之前77年就繞過好望角;早在麥哲倫之前一個世紀就完成了環球航行;早在庫克之前350年就到達澳洲。據說孟席斯的新理論震驚了世界!據我看,世界再怎麼震驚,我們也得冷靜,理智,既要看到鄭和的輝煌,也要看到輝煌背後的遺憾。

【一】有關驕傲問題

中國並不缺少值得驕傲的東西,相反,值得我們驕傲的東西太多了。這樣說吧,整個學中國史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驕傲的過程,有時候我們都忙得驕傲不過來,一言以蔽之,中國曆史裏到底有多少世界之最,我們是數不清的。更關鍵的是,中華民族從古到今就是一路驕傲著過來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正是這種驕傲導致了我們的百年國恥。所以,依我的意思,我們千萬要警惕西方孟席斯這類半吊子學者的馬屁學術。我們一驕傲,他就會偷笑。眾所周知,西方需要搞心理谘詢的人是比較多的。所以我們不能跟著他一驚一乍的,有失我大國人民體統。更何況,曆史屬於古代人民。有著那麼輝煌的曆史,我們現在再不進步,這種驕傲又能堅持到何時?

【二】有關發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