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議一出,眾官嘩然,很簡單,按這條來,全大明的官員將一律格殺勿論,最後剩下的,就隻有海瑞一人了。不用說,告海瑞狀的人更多了,鬧到不可開交,萬曆不得不親自出麵替海瑞說話了:“海瑞屢經薦舉,故特旨簡用。近日條陳重刑之說有乖政體,且指切朕躬,詞多迂憨,朕已優容。”萬曆的聰明過度是眾所周知的,他這話的背後,傻瓜也能看出來,海瑞在他眼裏,僅是個大傻而已,這麼傻的一個人,皇上都原諒他了,眾官何苦還揪著不放呢?當然了,雖然有皇上護著,海瑞還是感覺到了來自四麵八方的壓力,水至清則無魚,你清廉到那種程度,別的官員還怎麼混?所以這期間海瑞七次提出辭呈,但皇上好不容易逮住這樣一個道德標本,沒有放手罷了。
由海瑞的經曆我們可以看出,清官是個大刺蝟,是個燙山芋,摟在懷裏總是不舒服的,但是供在案頭還是令人生畏的。至於於成龍,由於攤上一個英明的康熙皇上,所以他的仕途升遷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於成龍是從最艱苦的地方起步,最後到了富裕的江南,從一個小小的羅城縣令升至兩江總督,不過前提條件是,自己越來越吃不飽!1679年,於成龍升福建布政使,官越大,飯越吃不飽,薪米供應不上,有時需典物換食,一天一頓飯,比現在的特困生還厲害,所以應叫特困官才對。1682年,於成龍任兩江總督,竟然常年不知肉味,於成龍雖然信佛,但是並不是佛門弟子,所以肉還是可以吃的,問題是吃不上,不像海瑞,母親某次過生日,還可以買二斤肉塞塞牙縫。於是於成龍得外號於青菜,這省長大員還經常工作到深夜,饑得不行,想煮碗稀飯打尖,摸摸米罐,卻常是空的,於是又得一外號:無米總督!
自己吃不飽,當然希望同僚們也不能撐著,所以,於成龍下《勸令節儉諭》,雲:一飯五菜足矣!這個一飯五菜,跟我們現在的“四菜一湯”一個意思,隻不過,古時的官員比現在的多了一個菜,真是萬惡的舊社會!
於成龍時不時地還經常搞“愛心捐款”。某次,康熙賜給他銀子千兩,他轉手就捐給災民了。他還幫扶周濟窮困學生,隻是那時的醫療條件差,技術條件達不到,所以於成龍賣血不成,隻好拿自己的薪米上了。於成龍還抓素質教育,為嚴保教育質量,對於教師中的不合格者,請他下崗——於成龍一次微服私訪,在私塾中聽先生講《論語》,見先生文理不通,胡編亂扯,就下令關掉他的補習班。沒想到這老師哭了,說:小人貧窮,若不讓開補習班,難以糊口!於成龍說:爾想糊口度日,豈可誤人子弟!吾給爾幾兩銀子,另謀生路去吧。總之,能把自己折騰到食不果腹麵黃肌瘦的境地,很不容易的。
雖然有皇上的栽培,但是於成龍最後還是發現了徐九經曾經發現的那個真理:做官難,做清官更難!一句話,隻顧自己做清官,老襯得別人都是貪官似的,所以其他官員看他不慣,陰使絆子自不在話下,1683年,於成龍哀歎:行廉守職難矣!1684年,於成龍的清名廣播江南,但卻陷入了不潔官吏的重重包圍之中,心神驚悸,上疏乞骸歸鄉,康熙好不容易逮住一個清官樣板,當然不準。現在的官員退居二線,尚可叫作發揮餘熱,奉獻終身。可於成龍幾次請歸不成,背後被同仁們譏作“貪圖功名,戀官不去”!可見古時做官之難。
【十】因公殉職
海瑞退休不成,70多歲的老人,頂不住了。於是,病了。病重的他認為吃藥也無益,所以拒絕進藥。病中的他交待的一件大事是兵部所送的柴銀多耗了七錢,這筆錢務必要還。1587年,海瑞死了,時為萬曆十五年。海瑞一死,眾官員可能暗歇一口氣,可百姓們卻不幹,全城震動,商罷市,農罷耕,百姓皆穿孝,哭聲震天。海瑞出殯那天,百萬民眾淚如雨下,沿街祭奠者百裏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