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尋春》,鄉間情致,清新可喜。所寫生動有致,唯“笑聲脆林”之“脆”字,不合全篇風氣,又為日常口語,以俗入雅,不工,似宜改為“醉”。
《江城子·霧煙蒼馬》,此篇懷念故鄉,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甚好甚美。如平仄不相犯,則“顆顆鬆樹”改為“曆曆蒼鬆”,似更雅。不改亦可。
《浣溪沙·正道滄桑》,“取其”改為“取棄”似更佳。
《長相思》,用“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意而出新意,甚好。副標題稍微含義不明確,小注中又為此有解釋,望再斟酌之。
《眼兒媚·秋愁》,此篇情切有韻致,寫得好。建議“何時逢迎”改為“何日再逢”。副題為《秋愁》,看此則的內容,則除了秋日的愁思之外,其實更是物候感應而來的思鄉之情萌動,最後一句“思愁幾縷,相望雲行”不但點明了秋思和思鄉的關係,更使此則具有了和一般意義上的秋思與思鄉詞不同的情調,多了革命軍人的爽朗豪邁和勁健壯闊的情懷。
《南歌子·湘情記憶》,“恰似同學少年語聆聽”、“真理尋求千載繞山行”化用毛澤東同誌詞意,以抒自懷,甚妙。唯“千載”二字似稍生硬勉強,不見上下文的關聯,似改為“真理尋求重重向前行”如何?
《眼兒媚·春憶》,此篇言辭優美簡約,情深意長,令人感動。好。結合背景介紹來看,春季複來,一年又始,而故人不在,在感歎春光明媚的同時,不免對隨著時光流逝的可親的生命有所追懷,全篇美而不豔,哀而不傷,卻真實感人。
《唐多令·雁棲早春》,“宇環”之“環”宜改為“寰”似更好。此篇寫對學院的感情和學校生活的熱愛,直抒胸臆,感情真摯,甚好!
《江城子·雁棲春榮》,此篇寫學院學員明快爽朗的精神麵貌很生動,學院積極昂揚的活力和生氣,充滿了青春飽滿、明快積極的情調。
《朝中措·煙雲慕田峪》,“妖”不雅,宜改為“嬌”或“夭”。此篇既整體寫出了萬裏長城雄關逶迤的雄偉姿態,又點出了春天慕田峪長城段所獨有的清幽秀麗的特色神韻,豪情和柔情兩相和諧,使得整首具有了兼美和諧的情致和風韻。
《漁歌子·飛夢》,此篇語調明快、豪情慷慨,用語豪邁,快意淋漓,很好地展現了作者昂揚進取,青春明朗的成長經曆,充滿了樂觀清健的進取感,這是很好的。
《醉太平·深情知魚橋》,“繪”字用得生動,寫出了畫精妙的層次感。本詩描述的是畫作。從背景來看,畫作後麵是友人厚重的情意,是喬遷新居之後喜悅的心情,畫裏畫外,外景內心,情景交融。中國畫講意境,講以山水寫情懷,在畫外觀天地。本首以有情詩寫無聲畫,不僅重現了畫意,並且寫出了畫境,和藏畫者與觀畫人明朗安寧幸福的心情。
《采桑子·霧中看海》,“每逢時候來觀海”、“不肯開晴”不是詩家語,恐至於陋俗,改為“會逢其時往觀海”、“未肯作晴”,似乎更符合詞作的語言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