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晚霞映塔
暮秋戈壁晚飛霞,
紅柳綴新花。
鳳冠帔繽袈,
望不盡、茫茫際涯。
胡楊為伴,
托星橫箭,
不畏枕風沙。
立誌獻年華,
大漠裏、安心立家。
注釋:《太常引》,詞牌名,調入“仙呂宮”,又名《太清引》。正體為雙調四十九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三平韻。兩結句倒數第二字定要去聲。
塔:用鋼材、木材、混凝土等材料構成的支持結構。通常由塔身和橫擔組成。這裏指發射塔。
暮秋:秋末,農曆九月。《初學記》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
戈壁:在蒙古語中有沙漠、礫石荒漠、幹旱的地方等意思。在中文裏又稱“瀚海沙漠”、“戈壁灘”、“戈壁沙漠”。戈壁多數地區不是沙漠而是裸岩。這裏指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發射塔所處的位置。
鳳冠:古代皇帝後妃的冠飾,其上飾有鳳凰樣珠寶;這裏指發射塔。
繽:繁盛,眾多。
袈:袈裟,僧尼披在外麵的一種法衣。
帔: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飾。
際涯:邊際。
星:泛指以太陽為代表的發光天體,這裏指衛星。
箭:又名矢,是一種借助於弓、弩,靠機械力發射的具有鋒刃的遠射兵器。這裏指運轉火箭。
年華:時光;歲月。這裏喻指青春。
背景:1985年秋,參觀東風場區二號發射塔。二號發射塔有著光榮的曆史,發射過東方紅一號衛星,長征係列運載火箭等,為中國的航天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晚霞映塔》通過對發射塔的讚美,表達了航天人立誌獻身國防科技事業的決心。
少年遊
詩韻胡楊
磅礴氣韻鑄輝煌,
沙暴挺胸膛。
酷炎洗禮,
風刀霜劍,
越宇宙洪荒。
千年不朽生風骨,
無畏懼滄桑。
萬丈豪情,
詩情畫意,
凝天地玄黃。
注釋:少年遊:詞牌名,又名少年遊令、小闌幹、玉臘梅枝。《詞譜》卷八“調見《珠玉詞》,因詞有‘長似少年時’句,取以為名。正格五十字,前片三平韻,後片兩平韻。”
胡楊:又稱胡桐,楊柳科落葉喬木。能忍受荒漠中幹旱,對鹽堿有極強的忍耐力。胡楊的根可以紮到地下10米深處吸收水分,其細胞還有特殊的功能,不受堿水的傷害。被人讚譽是“長著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腐”的英雄樹。
氣韻:指文章、書畫的風格、意境或韻味。這裏指胡楊的神采和風度。
洪荒:混沌、蒙昧的狀態。借指遠古時代。
滄桑:“滄海桑田”的縮語。大海變成農田,農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久經滄桑。
玄黃:指天地的顏色。玄為天色,黃為地色。《易·坤》:“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背景:1985年8月中,穿越居於弱水河岸的胡楊林,被胡楊的氣勢所震撼。聽過智者介紹胡楊的生長習性,更為胡楊的傲骨風貌所打動,故作詞讚美之。
醉花間
香沁
花香沁,草香沁。香沁雲霄浸。大漠嫋綿延,曠野翔身任。
程程悲喜飲,季季輪回甚。朝朝暮暮間,惟願佳朋品。
注釋:《醉花間》,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詞譜》引《宋史·樂誌》入“雙調”。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韻,一疊韻,後片三仄韻。
沁:滲入;浸潤。
雲霄:極高的天空。
浸:泡在液體裏。
嫋:繚繞;纏繞。
綿延:連續不斷,很長。
任:由著,聽憑。
甚:很,極。
朝朝暮暮:每天的早晨和黃昏,指短暫的時間。
惟願:但願,但求,也寫作“唯願”。
背景:1985年9月,隨同第二十試驗訓練基地司令部小車隊戰友去內蒙額齊納旗執行任務,途中在穿越一望無際的沙漠後,走進令人心曠神怡的草原,被花香和草香所陶醉。《香沁》通過對花香、草香的讚美,表達了作者渴望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質,豐富自身內涵和修養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