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一聽這買賣幹得過,他縱然不能撈稅收的油水,也可以吃空名額的餉銀,況且還可以省去收稅中難免要生的閑氣,故作出唯中央是從的樣子,爽快地答說:“我聽蔣主席的,就這樣說定了。”
蔣介石完成了北平之行的第一項使命之後,於當日給張學良發去了密電:見電克日來平,有要事相商。下午,蔣介石突然來了遊興,冒著伏天的酷暑要登北海的瓊島。一聲令下,各方出動,待到蔣介石驅車趕到北海南門團城腳下的時候,周圍空無一人。侍衛高舉華蓋,緊緊依傍著快步向前的領袖,生怕有一絲陽光射在他的臉上。蔣介石不愧是三軍統帥,走起路來也是標準的軍人風度。當他健步登上瓊島俯瞰市容的時候,隨侍們都不禁自問:“他的視線為何老是盯著故宮呢?……”
故宮,是帝王之家的所在,也是一國最高權力的象征。數百年以來,它一直是左右中國曆史的地方。今天,蔣介石站在瓊島之上,俯視著這譜寫皇權曆史的宮闕,有著與常人所不同的感想。他想起了威名赫赫的成吉思汗,也似乎看到了明代後主崇禎的下場;他記起一代女皇慈禧太後,也不會忘記末代皇帝溥儀遷出皇宮的哀傷……他需要從天生驕子那裏汲取統治的力量,又要明晰曆代後主亡國時的迷茫,因為他要按照自己的設想改造中國,成為當代神州大地上無冕的皇上。他自豪地說:
“僅僅三年,我從一個普通的武人成了三軍司令、一黨總裁、國民政府主席,有誰能與之相比?……”
蔣介石望著故宮有些飄飄然了。他滿意自己的一部部傑作:利用蘇聯起家,然後趕走蘇聯顧問;利用共產黨做馬前卒,然後清黨殺共;高舉著孫中山的旗幟,幹著反對孫中山主張的事業;打敗了吳佩孚,戰敗了張作霖,擠走了黨魁汪精衛,逐一分化瓦解了桂係和西北軍的勢力,如今又把工於權謀的閻錫山緊緊地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上……他暗自狂妄地說:“當今中國的曆史,任我隨意撰寫!……”
蔣介石無意之中收回了癡然凝視的目光,側首向西方一望,隻見一輪紅日漸漸地向西山背後沉去。他突然感到這輪落山的紅日化作了火焰,滿天的彩霞又變成了熊熊燃燒的火光,鋪天蓋地地向著他燒來;轉瞬之間,大街小巷,如蟻的人群變成了西北軍和晉軍,滿地呼喊著、追殺著……他終於又從幻覺中醒來,當他聯想到閻錫山一旦發覺在稅收方麵受騙上當後的結果,馮玉祥的形象又猝然閃現而出,並緊緊地擁抱了閻錫山……他驚得下意識地命令:
“快請張學良!……”
身旁的隨侍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但懾子領袖的雄威,誰也沒敢吭一聲。這時,同行北來的元老吳稚暉忙笑著說:“蔣主席!張學良今晚就到了。”
蔣介石的神誌完全清醒了,為了掩飾方才的失言,遂又命令:“張學良將軍到平之後,立即引到我的下榻處相見。”
張學良雖然是軍閥之子,在工於權謀方麵遠遠遜色於蔣介石。但他受教於父輩的是馬上英雄,仗義行俠的江湖好漢的形象,指天誓曰的良心和義氣,對他有著很深的影響。這些來自傳統的精神枷鎖一直束縛著他,使他一步一步地沿著錯誤的道路走下去。就說這次和蔣介石的晤麵吧,雖有私欲之因,但究其根本,他的確是上了一個大當。
首先,蔣介石大談中國的禍根是赤禍。接著又指出中國赤禍的禍源是蘇聯。由此為話題,又大加稱道了張作霖首抄蘇聯駐華大使館,逮捕、絞殺李大釗等革命者的行為。最後,他頗有些動情地說:“昔日,我和先大帥在討赤滅共方麵合作得不錯。我很欣賞先大帥的這句名言:所冀中華國祚不因我而斬,共產赤化不自我而興。今天請你來平,就是想請教先大帥在討赤滅共方麵的灼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