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發散的思維好像觸碰到一些什麼,但是她不敢再深思。

武則天也沉默不語,但是還是及時開口吩咐:“將這首朝代歌記錄下來。”

李世民這邊也是一樣吩咐身旁的人抄錄下來。

同時對著趕來的長孫皇後說道:“觀音婢怎麼來了。”

長孫皇後臉上似有憂心:“二哥,看到天空上的水鏡,就趕來了。”

李世民豪爽一笑,“那觀音婢和我同觀。”

說完之後李世民才有空去看天上女子旁邊的詩歌,剛剛已經聽了一耳,現在則是逐字掃過。

“這首朝代歌倒是有意思,怎麼看著有些眼熟。”看完後的李世民自語道。

“二哥,這首歌的前半段,似乎有史可循。”長孫皇後在一旁輕聲開口提示。

李世民一拍腦袋:“果然,這上半段皆是前朝名諱。”

“按照這個順序,下一朝莫非為宋?”李世民大膽猜測道。

“二哥……”長孫皇後輕歎之後就不再開口,隻猶豫著說完了後半句:“二哥多慮了,我們還是等神女說完吧。”

嬴政看著那首朝代歌麵色不變,心中快速計算,夏商周,是對的,三皇五帝始……

三皇五帝始,一切從三皇五帝開始,然後夏商周,戰國剛過,秦一統…

這個兩漢?莫非秦一統天下之後,還有如此多的朝代嗎?

秦朝為何不能千秋萬代!?

這神跡究竟是在預示著什麼?帝王麵色凝重,雙目凝神,而後始皇帝嬴政突兀的開口點名:“李斯,記下了嗎?”

李斯迅速回答:“已記下了。”

蒙恬開口道:“天上仙人也知我秦一統天下的威名!始皇聖明!”

武者沒那麼多七拐八彎的心思,隻精準的捕捉到“秦一統”!這分明是大好事啊!

【《史記》記載我國大禹時期曾廣泛種植水稻。

《夏本紀》記載:“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

大禹命令伯益給大家分發水稻種子,種在水田裏。

而在殷商時代,水稻在農業生產中就占有一定的地位。

河南安陽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已經有了稻字。

春秋戰國時期,受種植麵積和產量的限製,稻米依然是貴族們的專屬食物。

《詩經》中寫過“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餴饎”

這個時候水稻雖然已經出現在我國曆史中,但是大家廣泛種植的反而是水稻的前身“粟”。】

大禹有些驚訝的看向身邊的伯益。

“伯益,天上神女可是在說你我?”

伯益有些無措,怎麼分個穀子神女都知道啊!?

“神女真是無所不知!”

無事可做的人們都聚集在駐地中看向天空,半懂不懂的聽著後瑾說話,聽到熟悉的名字有一陣歡呼聲。

“有大禹的名字!也有伯益的名字!”

“天上神女可是來嘉獎他們的!?”

殷商,朝歌。

“大王不許看她。”一柔若無骨的手搭上了紂王的眼。

而紂王帝辛也很快收回目光,轉向旁邊的女子:“不看,孤隻看梓潼。”

妲己這才滿意的收回手,轉而把剝好的葡萄遞到紂王嘴邊。

———

前1-5章都是純拉數據,從第六章明末開始講曆史。

關於商紂王時期打底有沒有葡萄的爭論:“我國是有士生士長的葡萄的。

考古學家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的湖南玉蟾岩遺址,發現了40多種植物種子。

其中就包括了野葡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