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戰略實施過程(3)(1 / 3)

負責商業經營的管理人員也都接受過管理方麵的訓練並有長期的管理經驗。除個別情況外,經營部門的負責人都是專業管理人才,而非記者編輯出身。公司由此積聚、培養起一批經營人才。2003年公司發生高層人事變動,負責集團電視業務的幾位高層管理者先後離職,不過公司立刻調派人員填補了空缺下來的職位。對該事業領域的發展並未造成太大影響。

在當地報業市場的壟斷地位

在總人口隻有300多萬的新加坡,報業控股在當地報業市場占據絕對壟斷地位,旗下有4個語種的12份報紙、8種期刊,當地發行量最大的英文報紙《海峽時報》和中文報紙《聯合早報》均屬報業控股所有,集團總營業額中有70%來自報刊廣告收入。

《海峽時報》於1845年開始出版,目前期發行量一直穩定在40多萬份,成為當地報業翹楚,2002年獲得太平洋地區報章出版社協會頒發的太平洋年度最佳報章。

《聯合早報》是新加坡的主要華文日報,平日發行量約為20萬份,星期天22萬份。《聯合早報》在新加坡已成為華文文化的象征,並且在政府和當地華文報社之間起到非常重要的溝通橋梁作用。在報紙80周年紀念日,新加坡前原總理李光耀致辭道,“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基於國家利益,我們至少保留一份高素質的中文報紙,這份報紙就是《聯合早報》”。

實施跨媒體戰略

1995年《聯合早報》網(原名《聯合早報》電子版)誕生,成為全球最早推出電子版新聞的媒體之一,由此報業控股開始了跨媒體經營的嚐試。不過公司進入廣播電視領域卻是在2000年以後。

新加坡主要有兩家傳媒集團,除了報業控股,另一家是新加坡傳媒公司。2000年6月以前,雙方各自專注於自己的業務領域,各據一方。報業控股隻經營報紙、期刊及以報紙內容為基礎的商業網站,新加坡傳媒公司隻經營電視台和電台以及相關網站。2000年6月5日,新加坡政府允許報業控股經營兩個免費電視頻道和兩個電台頻率,同時批準新加坡傳媒公司出版一份英文報紙。政策上的放寬使報業控股得以進一步推行跨媒體戰略。同年6月,報業控股成立子公司——報業傳訊公司,該公司負責經營電視廣播業務,報業傳訊公司的戰略目標是,四年之內實現盈利。

報業控股實施跨媒體戰略所推出的舉措有:

傾力攻占華文電視市場。2001年5月,華語頻道“U頻道”開播,提供娛樂、戲劇、信息和新聞節目,是個綜合性頻道。開播僅4個多月,它的收視率已經超越競爭對手新傳媒主辦的英語台,穩居全國第二位,僅次於新傳媒的中文台“第八頻道”。2002年以後“U頻道”

相繼引入市場反響大的韓、港、台電視連續劇,黃金時段收視率一度領先。目前市場占有率穩定在45%左右。

快速推出電視周刊。“U頻道”開播僅一個月後,集團推出第一份娛樂雜誌——《優》周刊,這是一本集娛樂新聞、生活谘詢及電視節目消息的綜合指南。

共享人力資源優勢。借助集團在當地報業市場的強勢地位,“U頻道”的新聞節目委托報業控股旗下的華文報紙以承包方式供應,由《聯合早報》總編輯全權負責。許多記者成為“兩棲人才”——既為報紙寫稿,同時也負責電視新聞的采訪、製作、現場報道或評述。由此既為報業控股節約了成本,同時也確保了“U頻道”新聞節目的質量。

進一步開拓互聯網絡市場。2000年初,公司把zaobao.com(原聯合早報電子版)和AsiaOne.com(以集團屬下英文報為基礎)合並,組建亞洲網網絡公司,提供網絡服務和電子商業平台。該公司在新加坡成功上市,已基本擺脫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