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上述競爭誤區的根本出路在於推行差異化戰略。傳媒組織差異化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在較長時期內傳媒組織提供與眾不同的信息產品或服務,滿足消費者的特殊需求,形成高於競爭對手的優勢,同時使傳媒組織的盈利處於同行業平均水平之上。
與其他行業差異化產品可以直接向顧客索要較高價格有所不同的是,傳媒組織實施差異化戰略的目的在於吸引受眾以形成傳播規模效能。受眾越多,意味著傳播規模效能越強;傳播規模效能越強,向廣告商索要的廣告價格就越高。傳媒組織可依據這一運營模式來獲得超額利潤。
采取差異化戰略的傳媒組織,可以從不同層麵積極塑造自己的獨特性。
或者提供與眾不同的信息產品,或者滿足特殊細分市場的需要,或者以特殊途徑滿足受眾需求。例如,在2001年《21世紀經濟報道》、《經濟觀察報》未登場之前,《中國經營報》成為中國財經類報紙無可爭議的領頭羊。但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經濟觀察報》形成鮮明的泛經濟報道特點,《21世紀經濟報道》以產業為出發點側重於微觀領域的報道,《中國經營報》則以營銷、實務報道見長,三者各具特色,形成中國財經類報紙現代版的“三國演義”。
5.3.2如何實現差異化
差異化戰略將有助於傳媒組織創造特色,提升消費者感知價值,從而實現高收益。那麼,如何才能實現差異化發展?也就是說,傳媒組織應以什麼為基礎進行差異化?
從根本看,驅動媒體差異化競爭的力量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麵。這兩個因素以不同的方式對媒體差異化戰略施加著影響,在分析時不可忽略任一方麵。它們分別是:
受眾需求分析——市場驅動力。
競爭程度分析——競爭驅動力。
圖53具體表示了傳媒差異化戰略、競爭驅動力以及市場驅動力三者之間的關係。
市場驅動力
受眾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形成了傳媒市場驅動力。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環境和社會背景的不同,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收入、興趣等諸多方麵的差異,形成了不同層次的消費群以及各種信息需求。不同的信息需求構成了不同市場空間,使傳媒組織得以生存並獲得收益。因此差異化的基礎之一就是要對受眾信息需求進行深入而詳盡的洞察。關於受眾洞察的基本理論和具體方法本書第2章2.4節中已經展開討論,此處不再贅述。
現實中,受眾的信息需求往往是多維化的,在一些方麵可能表現為驚人的一致性,如大家普遍關心周遭環境正在發生的新聞。晚報、都市類報紙分別在中國報業市場走紅,即是這一需求的現實反映;而在有些方麵則表現為迥然各異,這將視受眾的興趣而定。大眾傳媒向分眾化轉變、媒體所出現的細分化趨勢也正順應了這類需求。
另外,受眾的需求重心是處於動態變化中的,傳媒組織必須對受眾需求的價值構成要素及其相對重要性程度變化保持高度敏感,並根據自身資源情況,適時進行差異化戰略的更新。例如,20世紀80年代CNN提供的24小時滾動新聞播報滿足了人們對於硬新聞的渴求。但進入21世紀,人們仍對新聞信息有大量的需求,但此時觀眾已經厭倦了CNN表情嚴肅、略顯沉悶的新聞播報方式,FOX新聞頻道的略帶表演色彩的新聞播報方式則日益受到人們歡迎。
競爭驅動力
影響傳媒差異化戰略的另一驅動力是市場競爭程度,換言之,差異化戰略隻有建立在對競爭者的全麵分析基礎上才能得以成功。鑒於行業內存在由關係緊密的競爭者所組成的戰略群現象,因此運用戰略群理論對市場競爭程度加以分析是切實有效的,本書第2章第2.3節已經詳細介紹了這一分析框架。
戰略群分析方法將幫助我們識別出哪些市場更具吸引力——該市場的盈利程度較高,或者市場更有利於今後發展。如果傳媒組織決定進入競爭激烈、但盈利程度較高的市場時,此時最好采取有別於競爭對手的做法來贏得市場,如突出的產品特色、建立與目標受眾的良好關係等等。